抗疫炒股“解悶”證券開戶激增 券商轉戰線上“比拼”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新冠肺炎爆發,全民抗疫在家,A股千股跌停後,正經歷著3000點下的糾結與掙扎。然而,口罩防疫等板塊的崛起,及創業板指數迭創新高,投資者們的熱情依舊不減。證券營業部基本都關閉了,券商們轉戰線上各顯身手,節後開市第一週,開戶數有增無減。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家上市券商進行了採訪,包括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國元證券、東北證券等。他們均結合自身的特色將營業部開戶業務、信用業務等進行在線辦理,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小,並最大限度的滿足投資者的各種需求。

來自華創證券的報告顯示,春節後第一週多家券商個人客戶開戶數快速增加,帶動交易量上行。一週內A股市場交易量達4.14萬億元,環比增加43.57%;日均交易額8285.60億元,環比增加14.85%。周換手率達8.8%。由於疫情導致復工時間繼續推遲,預計“賦閒”效應有望持續推動開戶和交易量維持高位。

報告指出,上市券商中10傢俱有“單向視頻開戶”資質,客戶在線開戶更為便利。單向視頻開戶不需依賴員工實時認證,減少了員工聚集。

同時,開戶認證系統架構簡單,運維成本較低,對網絡流暢程度依賴較低;開戶引流方式簡單,客戶可隨時開展視頻錄製,實現全天24小時自助開戶。目前客戶更傾向於到有單向開戶視頻資格的券商處開戶交易,推動這部分券商開戶數上行。

華泰證券推出雙平臺互聯會話模式

據記者瞭解,除保留一定的運營保障人員外,華泰證券儘量採取非現場辦公模式。各營業網點暫不提供現場交易和業務辦理服務,轉向為線上交易與業務辦理提供技術保障與專業服務。

數據顯示,2月3日至2月7日,華泰證券新開戶、轉入資金有明顯增加,用戶活躍度達到近期新高。公司依靠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勢,為投資顧問打造了雲工作平臺並與“漲樂財富通”APP底層數據打通,形成雙平臺互聯會話模式。

其中,針對近800萬活躍投資者在疫情期間的投資理財需求,漲樂財富通設置了投顧服務專區,將超過2000名投顧的專業理財服務能力以及公司研究能力輸出給客戶。

為保障客戶業務辦理足不出戶,漲樂還同步提供46項線上業務辦理服務,包括密碼服務、網上開戶、賬戶管理、投資諮詢服務等。

此外,華泰證券客戶服務中心全面升級遠程客服,客服人員在家通過電腦端登陸,進行在線服務、開戶服務。同時,遠程電話坐席也同步推進。

據悉,在運行期間,在線及電話服務整體接通率達到98%,開戶響應率100%。

國元證券信用業務開通線上展期通道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國元證券將客戶引流至線上,避免線下臨櫃,減少客戶不必要的出行,降低疫情危害。另外,通過積極的巡檢和協調,保證了APP、微信、網站等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客戶能夠及時在開市後進行正常的業務辦理、行情瀏覽、交易和投資組合產品購買。

據悉,客戶服務中心運用微信公眾號、智能客服、短信、“國元點金”APP、“國元智富”APP等十個非現場渠道向所有客戶提示股市延期等相關信息,並建議客戶選擇非現場服務渠道進行交易、辦理業務及諮詢。

對於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湖北地區的客戶,國元證券特別提示僅通過非現場渠道交易和辦理業務,並公示湖北分公司及所轄各營業部的業務和客服人員和聯繫方式,共計發送信息5.6萬人次。

對於投資銀行業務,國元證券通過加強客戶非現場溝通交流,採用電話、微信、郵件、視頻等多種方式及時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在信用業務方面,及時制定了追保平倉方案和應急工作預案,進一步延長客戶追保時間,增加了平倉前的溝通環節,並開通了線上展期的通道。

此外,對於因疫情實施隔離或者接受救治的客戶,公司實行個性化管理。

東北證券財富投顧每日在線直播

東北證券聯合了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推出了微醫在線義診,與投資者們一同抗擊疫情。為了降低外出感染的風險,東北證券提供了全面的非現場證券投資服務,通過手機APP“東北證券融e通”,即可在家享受一站式理財服務。

據悉,自2月6日起,東北證券還推出了“新冠疫情”系列專題直播,財富金牌投顧團隊每日在線面向全國直播,結合疫情及市場表現持續為投資者們解讀市場走勢、籌劃策略。

在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看來,已通過監管審核批准,具有“單向開戶”資格,以及自身經紀業務彈性較高的券商,經紀業務營收有望在疫情時期表現優於行業。短期來看,這部分券商有望受益於市場交易量持續活躍和開戶數持續上漲,反彈力度應較行業大。

她認為,中長期來看,市場創新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和堅持對外開放的趨勢不變,證券行業將繼續保持上行發展態勢,不過仍需關注疫情持續時間對交易量和證券發行節奏的影響。

中航證券認為,目前已有30家上市券商公佈了2019年全年業績預告或快報,若以預增區間的平均數統計,30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68億元,上年同期為490億元,同比增加77%,整體表現亮眼。

從年後首周的市場表現和交投活躍度看,券商經紀、自營及兩融業務受疫情影響有限,券商股表現主要受監管政策和流動性影響,其次才是經濟基本面,政策層面上資本市場全面深改預期不變,註冊制由存量向增量改革,併購重組鬆綁等,2020年券商投行業務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