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 5600XT刷增強版BIOS後,對比RX 5700分析一波

前言和開箱

RX 5600XT的誕生是為了彌補RX 5500XT和RX 5700之間的空白產品線,NVIDIA即便不能再施展刀工(Turing架構的顯卡已經足夠多了),就把原本不對位的RTX 2060採取降價的措施來應對,AMD也採取發佈新BIOS的措施回應,這樣有來有回的競爭關係,最終對於消費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段時間由於疫情原因只能繼續宅家,正好消磨時間就開箱這一款XFX RX 5600XT海外三風扇版顯卡。

說到RX 5600XT的規格,就很容易聯想到精細的刀工,和RX 5700相同的36組CU計算單元,直砍顯存部分使其對位1080P分辨率(這個是硬差距沒法改變),同時下調核心和顯存頻率再拉開一點差距,同時也給玩家留有一些超頻的餘地,不過使用新BIOS可能離超頻上限也很近了,想要突破可以自行留意一下MorePowerTool這個解鎖工具是否更新支持。

這個階段選購顯卡,相當部分玩家可能會綜合外觀方面來考慮,總得來說,目前訊景XFX當家的戰狼版、黑狼版和海外版比較適合無光主義者和硬朗風格主題,其他方面都是中規中矩,性能有驚喜的時候(主要是核心體質),價格比較得人心,通常遇上電商優惠,它可能是最便宜一線二線品牌,這次RX 5600 XT依舊有戰狼版和海外版推出,但不同核心的顯卡命名規律也是不同的,略顯複雜。

基本的配件一覽,除了常見的8-pin to 6-pin電源線,還有照顧到更入門用戶的8-pin to 大4pin電源線,讓人意外的是,XFX似乎是從RX 5600 XT這一款型號開始,就增加了一枚狼頭型的金屬磁吸貼,也算是增添一些品牌印象的做法吧。

手上這款是RX 5600XT海外三風扇版,相對於雙風扇版本的戰狼版明顯定位更高一些的。先品味一下外觀和材質,據聞海外版的外觀設計就是傾向海外玩家的,因此它依然延續RX 5700XT粗獷、簡單和粗暴的形象,硬核稱之為肌肉車,但這一款RX 5600XT明顯更纖瘦一點,畢竟AMD官方給出的TBP數據僅僅是150W,還給它套大規模散熱器就肯定大大浪費了。

這次海外三風扇版變成復古銅配色,感覺會比RX 5700XT的銀色更討好眼球,散熱風扇規模不變,都是兩枚9cm+一枚10cm的組合,所以長度方面並沒有什麼變化都是32cm左右,這款顯卡其實供電用料方面剛剛好,核心供電都達到主流級的6相(不包括SOC),AMD驅動把超頻上限也限死,所以這方面基本不用考量太多。

三枚風扇都是可以在不拆散熱器情況下輕鬆移除的,大部分非公版都是這種設計吧,如果不是清塵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麻煩之處。

兩邊側面也是部分裸露有利於空氣流暢,就是相比RX 5700XT的散熱規模要薄不少(主要就是鰭片群面積的厚度),熱管依然是4條6mm厚度的,沒有進行迴流焊和鍍鎳處理,不過對PCB有加固邊框處理。另外對於RX 5600XT這種級別的核心,即便縮到20CM的長度用料也是能跟得上的,只是取決於AIB廠商有沒有計劃去做短卡而已。

背面部分,全金屬材質背板,佈滿規則性鏤空散熱孔,因為PCB長度和散熱器不一致,這款顯卡在尾端位置還補上一塊區域以便均勻對稱,部分非公則是直接空出來的。

8pin+6pin的供電,說實話即便高頻狀態下,單8pin供電對於RX 5600XT來說都是足夠的,這款海外三風扇版算是豪配了,隔壁的小開關就是雙BIOS功能,默認情況下都是相同的,你也可以刷一個新BIOS同時留一箇舊BIOS這樣使用。

值得說一下的地方,背板上面這個鏤空框架,比RX 5700XT那款直接封閉式的好很多,完全去除感覺又有違和感,不得不讚嘆設計師這個職業。

這款的前部柵格設計就簡單很多了,起碼不像肌肉車的頭部了,據官方說法這樣是為了分割熱空氣。

視頻輸出接口,依然是3個DP和1個HDMI接口的組合,在沒有新標準視頻接口和設備的誕生,估計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組合都是主流了。

本次的測試平臺,用了大半年i9-9900KF+ROG M10H的組合,機箱是追風者P400 Air加裝三把風扇,出於散熱能力的考究,將是封箱狀態下進行。

下面的測試為了更好體現RX 5600XT的定位,硬核還找來了RX 5700純正血統公版進行部分數據對比。

性能測試

老規矩,魯大師配置一覽

CPU是Intel i9-9900KF默頻使用,主板是華碩ROG MAXIMUS X HERO,加兩條金士頓掠食者 DDR4-3600 8GBx2內存,固態硬盤是三星PM981和海康威視C2000 PRO,系統是Windows 10 1909最新版本,AMD顯卡驅動版本是最新的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2.1。

左邊是舊BIOS,右邊是新BIOS(以下測試結果都是這個版本為基礎),XFX是把基礎頻率和BOOST頻率都提高了一些,最終達到了1750Mhz,這個時候比RX 5700都還要高出一點點,只可惜這款海外三風扇版本沒有把顯存頻率提高依舊是12Gpbs,後期官方應該要更新硬核覺得才是最終版本,倘若沒有也能超頻之後使用AMDVbFlash刷進去。

魯大師娛樂跑分走一走,除了顯卡是擊敗97%以外,其他方面都達到了99%,這就證明是一套測試無瓶頸的配置嗎?

XFX RX 5600XT海外三風扇版Fire Strike顯卡分數20771

AMD RX 5700純正血統公版Fire Strike顯卡分數24097

XFX RX 5600XT海外三風扇版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分數10105

AMD RX 5700純正血統公版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分數11720

XFX RX 5600XT海外三風扇版Time Spy顯卡分數7133

AMD RX 5700純正血統公版Time Spy顯卡分數8208

正式性能測試這才開始,3DMark理論跑分選取了1080P、2K(DX11)和2K(DX12)三個項目對比,RX 5700純正血統公版領先幅度大概在15%到16%左右,都是比較平均的水平,項目之間沒有太大的偏差,如果能提高一下顯存頻率,相信海外三風扇版至少在理論跑分中能縮小不少差距,遊戲就不一定了,畢竟涉及的因素更多了,敏感度也不一樣。



遊戲而言,選擇了四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涉及DX11、DX12和Vulkan三種API,《絕地求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兩者差距基本可以幾乎忽略不計,僅控制在3%以內,個人覺得遊戲程序就是把它們都認定為一款核心了。

其他三款遊戲,RX 5700的提升幅度浮動在10%到20%左右(如果顯存頻率提高一點,有望可以縮小到10%以內),總得來說2K分辨率提升幅度大一點,畢竟RX 5600XT顯存位寬、顯存頻率都是經過刀工雕琢的,迴歸到幀數的本質,確實RX 5600XT很適合高畫質的1080P遊戲。

超頻和散熱

海外三風扇版本比戰狼版更好的部分少不了散熱性能,經過20次循環的Fire Strike壓力測試,最終以99.8%穩定度通過,Boost頻率最高達到1736Mhz(與標稱1750Mhz很接近了),室溫大致是20℃左右的封閉機箱環境,核心最高溫度停留在66℃,顯存最高溫度76℃,當然最值得一提是其關聯的風扇轉速最高僅僅達到1221RPM,實際運行噪聲幾乎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可以說是又低溫又靜音兼備了,功耗方面就不多提了,150W到160W TBP真的只是相當於GTX 1660 SUPER的水平。

RX 5600XT把核心頻率BOOST上限定在1820MHz,這款海外三風扇版也能穩定達到極限,只不過新BIOS版本已經算是官方超頻,所以頻率提升幅度看上去比較小。另外顯存頻率可以拉到1860Mhz極限,等效頻率接近15Gbps,根據相關媒體拆解這款顯卡的顯存顆粒是鎂光,比上次華擎Phantom Gaming的三星顆粒還要高一點點,如果能長期穩定使用,作為玩家當然還想免費提升一點性能,希望XFX後期能再發佈一個新BIOS吧。

用3DMark Fire Strike跑分驗證一下雙超以後的結果,顯卡分數提高到22694,相比官方新BIOS提升也有9.2%,具體到頻率方面,核心Boost最高可以達到1771MHz,其實相比新BIOS只高40Mhz左右,跑分提升不少顯存頻率必須也有一定的功勞。而相比RX 5700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不過也縮小到6%左右了,實際刷BIOS的話,如果只提升顯存頻率估計也可以限制在10%左右,這也算AMD精細刀工的體現吧。

總結

測試就到這了,結果也很明顯,RX 5600XT就是一款挺適合1080P高畫質遊戲體驗的顯卡,至少未來兩三年以內都能勝任。它和RX 5700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畢竟也是精細刀工下的產物,現在只要依照傳統思路,等待一下AMD的好價就能按需入手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中可以體現,AMD現在策略也許略有變化,就是各方面要和NVIDIA對標了,接下來能期待一下新的旗艦了。

迴歸到海外三風扇版本這款顯卡,賣點在於低調無光汙染的復古外觀,以及比較出色的散熱和靜音效果。再次囉嗦建議官方可以提升一下顯存頻率,如後續沒有也可以使用AMDVbFlash自己動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