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疫情之後的經濟展望


■ 文 | 宋鴻兵

隨著新增確診人數的連續下降,全國疫情已經明顯受到控制,而湖北與病毒大決戰的時刻正在臨近。我們有理由相信,全面戰勝疫情的時刻已經為時不遠了。現在人們關注的焦點越來越轉向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將以何種方式開始恢復性增長,世界經濟又將迎來哪些重要利好。

備受疫情折磨的旅遊、餐飲、教育、電影、住宿、零售、文娛、金融、交通運輸等服務業,誰將引領報復性的消費大潮?

房地產在疫情與政策的雙重冰封之中,能夠感受到春天的一絲溫暖?

連續萎縮的汽車行業,是苦盡甘來,還是熊氣漫漫?

千百萬中小企業,能否分享到利率下調的貨幣甘泉?

哪些地區又將一馬當先,快速復甦?

另外,中國經濟已經高度嵌入世界市場體系,全球都在翹首以盼中國能早日戰勝肆虐的病毒,重新啟動世界工廠的發動機。

由於疫情蔓延,中國每日進口原油下降300萬桶,世界石油市場一片愁雲慘霧。最緊張的莫過於華爾街,頁岩油氣行業是美國垃圾債券的主要產區,也是美國金融市場中最脆弱的環節,垃圾債券的違約率直接牽動著美國上百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回購市場、金融衍生市場的安危。只有中國全速開動經濟機器,才能拯救國際石油市場,間接拯救華爾街。

美國S&P500大型公司收入的6.2%來自中國市場,高科技硬件裝備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達到14.3%,而半導體產業更高達30%!中國疫情的每日數據已成為美國股市的風向標。

即便是強大的美國醫療體系也要依賴中國戰勝新冠肺炎。美國最後一家盤尼西林製造廠已在2004年關閉,美國的抗生素幾乎完全仰賴中國生產。雖然號稱“世界藥房”的印度壟斷了美國通用藥品市場,但印度藥的原料和關鍵成分卻主要由中國提供。難怪美國人驚呼,如果中國停止生產抗生素和原料藥,美國的全部醫院和軍隊醫療體系將在數月之內處於無藥可用的危險境地。

全球手機產業也如坐針氈,蘋果驚呼中國再不開工,第一季度手機銷量將下降10%,IDC預測手機出貨量可能大跌30%,最悲觀的預測甚至直接腰斬,而5G產品推廣可能顯著延期。

世界貿易總量的80%以上通過海洋運輸,在地球四大洋遼闊的海面上,十艘大型集裝箱貨輪中,就有七艘的最終目的地是中國港口,而疫情使中國港口裝卸效率下降了20%,結果世界海運一片慘綠。

當今世界,早已通過商品貿易、服務業和產業鏈緊緊整合為一個有機的生命體,中國經濟健康,則世界經濟健康。

鴻學院將在本週六(2月15日)進行一次公開課,展望疫情之後的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敬請大家關注。

請搜索【宋鴻兵觀天下】公眾號,瞭解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