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合力构建全民防控大格局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地处大湾区的江门市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广泛动员和汇聚海外侨胞、港澳乡亲力量,勠力同心,构建全民防控大格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防控疫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截至2月13日,江门市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2例,其中,重症患者2例,治愈出院2例,无危重和死亡病例。全市累计共有253名密切接触者,其中转确诊病例11个,解除医学观察194名。

  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在接受省市媒体专访时表示:“应该说,大多数都是输入的病例,所以从流行病学的调查来说,还是找得到他的轨迹,所以我们不要太惊慌。疫情我们是可控的,而且随着我们下来治疗能力水平的提高,很快就会有更多人出院,我们有信心。”


  集中医疗力量全力救治 抗击“非典”功臣“披甲上阵”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江门市成立了29人的临床专家组和14人的重症救治专家组,一批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功臣老将“披甲上阵”。全市指定江门市中心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五邑中医院为定点后备医院,并选定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下一步西部后备集中收治医院,医疗救护力量得到有力保障。


  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 累计排查超过230多万人次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江门市充分依托社区、村、居网格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对疫情源发地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做到责任到人、联系到户、不漏一人、不留死角,遏制了疫情快速传播和蔓延。全市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城轨站、码头、汽车总站等地设置132个测温点,累计排查超过230多万人次,发现发热人员221人,转送隔离医学观察48人。


  出台“九个从严”措施 1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21万党员冲在一线

  疫情当前,江门出台了“九个从严”措施,各级党组织、党员冲在一线,党旗飘扬在防控一线,党徽在防控一线闪光。

  刘毅说:“全市1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21万党员全部投入抗疫的斗争中去,我们在这一次充分看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在主题教育之后,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大家“舍小家、顾大家”的事例到处都有。”

  自1月29日首例患者确诊后,江门市在全省率先公布了患者确诊前的生活轨迹。第一时间公开疫情信息赢得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主动担当 驰援疫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防控中,江门市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做好本地防疫物资保障的同时,还主动担当,为全国防疫大局奉献江门力量。全市20多家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复产,驰援疫区。

  刘毅表示,通过摸查以后,把企业的生产能力算出来,没有人的我们及时通过各种努力解决。“比如说,江门有个生产口罩的工厂在新会区。市、县两级的青年志愿者全部上去帮忙,保证了它能够很快地恢复生产。还有防护服里边的压条,江门有个企业是全国生产最多的,这个企业到目前为止也支援了全国特别是湖北可以制作防护服超过100万套的量的压条。”


  海外游子情牵故土 捐款捐物支援抗疫

  疫情无情人有情。国内疫情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旅居海外的江门籍爱国侨胞和港澳乡亲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祖国和家乡人民抗击疫情。

  刘毅说:“我们在年初二第一时间向华侨发出了倡议,到目前为止,多个国家14批的物资已经运回来,大概加起来1200多万。充分看见江门侨乡还有很多充满了爱国激情、爱国热情的侨胞,对于这次疫情非常关心并且倾其所力。”


  

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0条措施 做到防疫复产两不误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江门出台实施《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0条措施》,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刘毅说:“社会的评价这30条比较全面、比较管用。这个时候用这个落实到企业复工复产,就能解决企业在员工回来以后,按照“八个一”的要求做好自身的防控,不把疫情再扩散,又能解决企业的用工、原材料和它的经营生产等问题。”

(江门台记者龚广平、莫浩杰、马美玲 摄像陈嘉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