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的山東老照片:圖6是泰山碧霞祠,圖8是山東威海的官員


圖為祭祖的人們。

圖為青島膠州的同德門。膠州有七個城門,其中同德門是東門,還有西門、南門、北門、東北門、西南門、在西南門和西門之間還有一個永順門。

圖為闖關東的山東人,成功通過口岸後,人們臉上寫滿了喜悅。闖關東是一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主要是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
圖為清朝末年的山東老百姓,用的這些工具,可能是在篩選什麼東西。
圖為蓬萊閣,蓬萊閣位於蓬萊水城。蓬萊水城臨海而建,宋代時這裡本是用來停靠戰船,明朝時在這裡修築了水城。
圖為1907年的泰山碧霞祠,始建於宋代。碧霞祠是一座道教宮觀,位於泰山之巔,海拔很高,它西臨天街,背靠大觀峰。
圖為山東威海的漁民,他們划著舢板打魚。但是英國人佔領威海後,漁民出海打漁受到了限制,很多漁民只能在近海捕魚。
圖為山東威海的官員。
圖為山東濟南大明湖畔的遊船,湖中長了很多荷花,遠方就是千佛山,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
圖為清朝末年的山東泰安的岱廟,岱廟始建於漢朝,位於泰山的南麓。岱廟,又稱岱宗廟,後世俗稱東嶽廟,其建築風格採用的是帝王宮城的樣式。
圖為清末時期的山東小商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