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建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阻断疫病传播途径

2月18日,市委书记张文深在《中共南阳市卧龙区委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卧龙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运行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集中隔离办法好!要持续用力”。

集中隔离制度是卧龙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有效探索,卧龙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集中隔离措施,建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坚决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卧龙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决定在卧龙区中医院设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目前第一期已开放住院部二楼病区,该区域设18个房间(含独立卫生间),按照单人单间的原则可收容18人。根据疫情需要,第二期及后期投入使用后,综合收治能力为78人。截至2月16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已累计接收密切接触者23人。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筹建时,为卧龙区中医院正在建设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建筑,前期并不具备入住条件。门诊部及住院部大部分区域尚未开荒保洁,水电、后勤保障等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在被卧龙区选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后,为了能尽快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的需要,经过卧龙区中医院筹建组加班加点工作,于2月7日基本完善了门诊楼和住院部的基础设施,通水通电,开荒保洁,基本上能满足入住观察需要,附属检验、X线检查、CT检查设备及集中隔离区、重点部位的监控设备正在紧张进行安装调试。

卧龙区中医院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后,卧龙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抽调了市一院、市三院、区一院、区保健院、卧龙医院、王村乡卫生院等单位50余名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具体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运行工作。市一院19人工作组于2月7日作为第一批工作人员已入住观察点,负责观察点的布局建设、制度流程建设及首批值班任务。

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华道梅任组长,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窦晓蓓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健康观察组、安全保卫组和后勤保障组。办公室由市一院抽调行政人员组成,健康观察组由各参与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安全保卫组由龙升公安分局及保安公司的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由卧龙区中医院和国际饭店的人员组成。

确定制度流程。制定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值班制度、工作人员守则以及各工作组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岗位职责,完善了各项工作规程。

合理功能分区。按照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规范,市一院委派院感及公共卫生专家多次到现场指导,根据卧龙区中医院实际布局情况,结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相关要求,对观察点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分区情况是:一楼门诊区域为行政办公区(含物资保障供应),二楼门诊区域为生活区,二楼住院部以上为隔离区。隔离区严格按照“三分区两通道”原则,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并对三区分别做实质性隔断;“两通道”是分设隔离人员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已设置明显标志、标识,严防交叉感染,已落实到位。此外,另设立医疗废物专用通道,按有关要求,在隔离区对医疗废物进行初步消杀处理后,交付南阳市康卫公司转运和处置。

规范现场管理。密切接触者按照单人单间的原则收住,入住时由医护人员进行温馨告知。入住后健康观察组根据新冠肺炎相关诊疗及防控措施,每天定时进行医学观察,每日两次测量体温,了解有无呼吸道及消化道异常症状,为隔离人员建立管理档案,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护。此外,不定期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恐惧与焦虑,适应隔离病区生活。隔离的是距离,割不断的是关爱。

对隔离者进行医学观察的同时,医护人员每天根据院感管理工作流程及责任区域划分,对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及污染区环境,进行至少2次消杀。隔离区所有物品、物表、空气和地面,遵循“定时消、随时消、终末消”的原则,严格执行消杀制度。对于隔离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执行。其他医疗废物经过消杀处理后,双层包装放置污物间,通过医疗废物专用通道运送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