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李雲龍”,27歲年少輕狂立大功,一舉獲得國家科技大獎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中國在這條征途中取得了太多光輝的成就,其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成就之一,中國北斗系統從無到有、從弱到足以和美國GPS媲美,2020年北斗三號將覆蓋全球,北斗系統後來居上走到了國際前列,中國北斗今天的成績是一個個北斗人夜以繼日干出來的,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有著“北斗少帥”之稱的國寶級科學家王飛雪,他帶領的團隊被北斗系統總師孫家棟院士稱讚為“李雲龍式的團隊”。

王飛雪,福建龍巖人,1971年出生,他小小年紀就立志獻身國防,1988年高考時放棄推薦上北大的機會,進入了國防科技大學。當時他對不理解自己的父親說了一句:“國無防不立、民無軍不安。”本科畢業時,全系成績第一的王飛雪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與此同時國防科技大學保送他本校讀研參軍,王飛雪沒有忘記自己的國防夢,毅然選擇了後者。

1995年時,我國北斗導航衛星工程地面設備研製遇到重大技術瓶頸,還是一名學生的王飛雪拿出了一套技術方案,當時許多專家認為他年少輕狂,方案不可能實現,然而王飛雪用3年時間順利研製出了北斗一號全數字快捕與信號接收系統,一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初出茅廬便解決了困擾諸多專家十幾年的難題,王飛雪名聲大振,此後他一直為中國的北斗事業奮戰,是人們交口稱讚的“北斗少帥”,媒體曾這樣報道他:“在北斗問天征程上,每一個耀眼的年輪、每一座矗立的豐碑,都鐫刻著一個名字:王飛雪!”

王飛雪是中國北斗領域的“李雲龍”,他帶領的團隊被孫家棟稱讚為“李雲龍式的團隊”,從最初的三個人到如今的300多人,他們負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體制、衛星載荷、地面運控、測試評估和裝備應用等,為中國的北斗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而帶頭人王飛雪毋庸置疑是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