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计划·汇智油城丨我市拿出十项政策“礼包” 为市外务工人员入企就业大开“绿灯”

当前形势下,一方面是企业急盼复工,一方面是疫情防控仍处于丝毫不能放松的关键阶段。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做好防控前提下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拿出十条硬政策,调动企业、务工人员、市场中介三个积极性,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企业复产用工需求。

企业:谁进人谁受益

新吸纳就业有政策

针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四上企业”、市级重大项目、市级重点工程,凡是2020年2月10日起一个月内复工并新吸纳就业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新吸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人才、主导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高技能人才的时间放宽至疫情结束后三个月。


新招揽大学生有补助

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或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对吸纳在校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企业,按每人每月1000元,给予实习实训补贴。将就业见习补贴标准提高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满3个月后,用人单位可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并继续享受就业见习补贴。


新招聘员工有渠道

人社部门立足防疫新形势,开发完善了“人社一体化系统企业端”、“东营市人社局公共招聘”微信小程序、“东营智慧人社APP”、“东营市就业创业服务联盟”网站等多种“不见面”渠道,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实时发布用工需求;引导广大市外劳动者通过以上信息化求职渠道了解东营用工政策,登记求职信息,主动联系企业求职就业,精准做好供需对接匹配工作。


务工人员:谁能来谁受益

企业包车全额补

对用工企业通过包车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市外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每车接送市外务工人员达到5人及以上),给予全额补助。

员工车票全额报

给予自行来东营就业人员交通补贴,对2020年2月10日起一个月以内,通过铁路列车、客运汽车方式来东营的市外务工人员,车票费用全额补贴。


大学生补贴全兑现

对企业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人才补贴。对非“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和我市急需紧缺专科(技工类院校高级工以上参照专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600元人才补贴。主导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引进我市急需紧缺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6000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1000元人才补贴。


科技人才服务全程办

为科技人才返岗以及企业新引进的科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让他们在交通、防疫、食宿、就医等方面更放心、更便捷。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科技人才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帮助科技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在东营就业发展。


务工人员权益全力保

落实属地责任,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职工的健康、安全、薪酬、社保等劳动权益,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对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在岗培训等措施稳定工作岗位。


市场中介:谁送人谁受益

人力资源机构多送人多得利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东营企业招聘职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一次引进5人及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不足5人且符合国家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的,按规定给予每人12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一次引进20人及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同类市场主体同业务同政策

凡是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等中介性质组织(人员)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入的,均参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补助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