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灘:抗疫手記——父親的煩惱

“爸爸,我們不回來陪你和奶奶吃年夜飯了”“爸爸,正月裡不能走親訪友,你把所有的‘待客’都辭掉吧……”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逢年過節必回伊塘鎮老家陪奶奶的我也停住了腳步。然而,最令一家人煩惱的是正月十八是父親六十大壽,原計劃喊親朋好友熱鬧一下的,這下可怎麼辦?

“正月十八你和妹妹他們都莫回來了,現在村幹部天天拿著喇叭喊不出門不聚餐,連村口都有人設卡值守,生日過不過不要緊,安全最重要,我們要聽黨的話,不能給國家添亂……”沒想到,生日前兩天,父親竟然主動打電話告訴我今年不辦生日。

作為一名有著20餘年村社幹部履歷、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父親雖然退出社區支部書記崗位近十年了,但“要聽黨的話” 始終是父親的行動指南,父親各種明白印在心裡,諸多煩惱也只能憋在心頭。

正月十七傍晚時分,作為村支書的同學張波通過微信發來父親一張照片,並附文字“你爸帶頭守規矩,值得學習!祝老叔壽與天齊,福如東海!”照片上父親和奶奶都笑得樂開了花。

原來,工作細心的村支書在入戶排查時得知父親六十歲生日主動不擺酒、不聚餐後,為父親帶頭做表率的行為點贊,並拍下了父親洋溢幸福的照片。我立即回覆“老同學,你既懂政策,更懂我父親的心,太感謝了!”

2月20日上午,正在上班的我接到父親電話,“你晚上有空送我到零陵去,有個學校工地開工喊我去做事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開心,父親代表著普通民眾,是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晴雨表。

時隔一個多月後見到父親,感覺他臉更黝黑了,比過年前還瘦一些了,但精神矍鑠。原來,封村的這段時間父親雖窩在家裡,但並沒有閒著。趁春節期間天氣晴好,他將前年開荒種植的10畝蜜桃、5畝橘柚果園深耕細作了一番,施肥、除草、鬆土、剪枝等忙得不亦樂乎。

“這個疫情搞得大家都很愁,但也不能在家坐以待斃啊!開春後,桃子就開始掛果了,這裡又有幾萬元收入!”父親興奮地跟我說道。是啊,春天來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近幾年,在鄉村振興政策的鼓動下,家鄉的西瓜、柑橘、桃子等特色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群眾開荒種植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望著家鄉成片的田土均已深耕細作,我們滿懷信心,滿眼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