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那麼多,卻再也見識不到這種角色

李嘉欣

李嘉欣被評為最美港姐的時候,相信沒有人是不服氣的。

「如果把這多麼多年來的香港小姐再做一輪比賽,李嘉欣,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港姐中的港姐。」

這位大美人的美,已經不僅僅是絕色,而是絕殺。

五官清晰明確,輪廓略有凹凸,面部線條幹淨,立體度十足,精緻、驚豔、銳利、冷感。

中葡混血,給了她與生俱來的冷而不傲、豔而不俗氣質,也讓她糅合了東方美女的嫻靜和西方女子的明朗。

她的美,美得搶眼,美得濃墨重彩,美得斬釘截鐵。

也正因美得太絕對,太強勢,太生動,導致她在演戲時的融入感不高,她在演技方面,比很多同時期演員要單薄很多。

與林青霞和關之琳一起拍《笑傲江湖》,美則美矣,卻不夠出彩,沒有靈魂。

美貌標識了她,也拘囿了她。

李嘉欣慢慢被人以「木頭美人」和「花瓶」相稱,再之後,她主演墨鏡王《墮落天使》,一開始,她對自己的表演毫無自信,甚至在片場裡緊張到肢體痙攣。

直到杜可風用誇張的魚眼鏡頭廣角拍攝下她那些五官扭曲的畫面後,她的美,終於不再那麼空洞。

1998年,李嘉欣在侯孝賢的《海上花》中飾演黃翠鳳。

她在風月場中言語尖銳,一個暗藏刀鋒的眼神,一個果斷凌厲的轉身,都讓她離「最美港姐」和「花瓶鼻祖」的稱號遠了一點,向「演員」這個身份挪了一步。

林青霞

都說美人在骨不在皮。

林青霞的骨相、輪廓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無可指摘。

她從來不是以年輕豐潤的皮相取勝的美人。

額骨飽滿,眉骨挺闊,顴骨內斂,面部線條流暢清晰,鼻頭帶肉,卻沒有鈍感,唇形偏薄,卻又不至於令人覺得刻板。

最妙的,是她眉宇間透露出的迫人銳利感,這種銳利感,與她看上去頗為大氣堅毅的的方下巴呼應熨貼,於是便有了我們常常說的英氣。

這源於天生麗質的底氣;也得益於後天內在修養培養出的一種從容。

成龍對她一見鍾情,幾次被林青霞婉拒之後依舊苦追難捨。

香港才子黃霑只見她第一眼,便有了非分之想,但敵不過自慚形穢,終究不敢有所行動,而他也曾放話:此女五年內必紅,不紅,我封筆。

當然,最具魅力的林青霞,碑妹以為,是在徐克的電影裡。

在東方不敗之前,林青霞的形象一直為「清純玉女」,是徐克,一點點挖掘出藏在她骨子裡的英氣。

徐克之於林青霞,正如林青霞之於東方不敗,是相互關照並且互相扶持成就的。

正是因為徐克的挖掘,才有了東方不敗水中飲酒狂態可掬的經典形象;正是因為林青霞的獨特,才有了《笑傲江湖》這「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的寫意浪漫。

林青霞成就了東方不敗。

遇見東方不敗,林青霞也是幸運的。

那一年,她的年紀已經不鮮,正好36歲。

可36歲的林青霞,美得不可方物,全身都在發光。

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款東方不敗,才有了之後《鹿鼎記》的神龍教主,《新龍門客棧》的邱莫言,《六指琴魔》裡的黃雪梅,《東邪西毒》一分為二的慕容嫣、慕容燕。

朱茵

要聊朱茵,自然繞不開紫霞仙子。

拍《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那一年,朱茵才22歲。

早年朱茵給人的感覺,多是攝人心魄的明媚。

《逃學威龍2》中的首次銀幕亮相,讓大家認識了這個巴掌小臉、精緻下巴、豐潤嘴唇、笑起來蘋果肌明顯、靈慧而有媚氣、羞澀而有清純的獨特美人。

朱茵的紫霞仙子,性子是明晃晃的,她單純、善良、耿直、嬌俏、果敢,一開場,便向我們表明她對待愛情的態度:不能愛,毋寧死。

至尊寶任何的虛偽、矯飾和謊言,在她對愛情的虔誠和率真面前,都顯得更加良心隱隱作痛。

朱茵望向至尊寶的眼神裡,裝著對愛情的憧憬,裝著天真明媚,裝著情真意切。

她的眼睛裡,似掬了一汪潭水,愛意傾瀉而下,無論是戲中的至尊寶,還是戲外的周星馳,亦或是屏幕前的我們,都逃不過這一眼。

此去數年,我們依舊能記得那個「就像飛蛾,明知會受傷也要撲到火上」 的紫霞仙子,那個令人心動、心醉又心碎的朱茵。

張曼玉

港姐時期的張曼玉,臉龐稚嫩飽滿,還殘留嬰兒肥,五官精緻,明媚動人。

她是香港所有同期女星之中,最具可塑性的一個。

她的美,更清淡,更內斂,也有更多留白,因此,供解讀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徐克應該是看得最透的,他說:張曼玉清雅樸素,但骨子盡是妖嬈。

你再去看她之後塑造的角色,完全是對徐克這句話的最好佐證。

她既可以演似《阮玲玉》裡的阮玲玉、《花樣年華》裡的蘇麗珍、《甜蜜蜜》裡的李翹這般善於沉默的角色。

也可以詮釋《青蛇》裡眉目含情、任性灑脫的小青,《東邪西毒》裡韻味十足的大嫂,《新龍門客棧》裡風騷入骨的金鑲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鑲玉的風情萬種被釋放地恰到好處,成為武俠影史上跳不過去的一頁。

張曼玉一開始是不會演戲的,剛入行那會,她真真是,張·呆若木雞·曼玉,那時的她,既不知道詮釋角色的「放」,卻不知道作為演員的「收」。

人生中的第二部戲,她與張國榮合作,張國榮當時對她的差勁表現直言不諱,後來在片場,就連工作人員,都常常明著暗著說她是笨蛋。

選美出身,沒經過非常有強度、持續的表演訓練,她在表演中的窘迫和蹩腳有目共睹。

到如今,她已是人們心中頂尖的優秀演員。

1次戛納影后、1次柏林影后、5次金像獎最佳女、5次金馬獎最佳女主...這些獎項,一開始是她演員生涯的助力,時間久了,獎盃對她已經意義無幾。

那些一顰一笑間所透露的訊息、吞嚥的苦楚、故事和過往都已積累在她的眉目間。

《花樣年華》中,她的26身旗袍,驚豔眾人。

一場敲門戲,她聽到隔壁有丈夫的聲音,震驚和難以置信之餘,她還是決定敲開隔壁的門試探,一番對話之後,周太太關門,蘇麗珍收笑,面色壓抑。

《甜蜜蜜》那場哭戲至今被津津樂道,就因為張曼玉在哭之前加上了一個笑,這個笑,本是現場失誤,沒想到成了神來之筆。

張曼玉看到那個常常逗笑自己的人,死後翻過身還有一個米奇紋身,她最後一次被逗笑,又馬上被悲傷淹沒。

還記得,當她憑藉《阮玲玉》站在領獎臺上時,曾霸氣地回應過所有爭議:獎在我手上,任憑你說什麼都可以,不管我事。

王祖賢

實質上,在王祖賢在演《倩女幽魂》之前,她選擇的路線,一直是甜美靈巧的少女。

一開始,聶小倩這一角,也並未屬意於她。

倒是王祖賢自己,自徐克前妻施南生為《倩女幽魂》選角開始,便三番五次向她進行自薦,而施南生也多次婉拒:172的個子,外形陽光、五官甜美......跟女鬼一毛錢關係也挨不上。

直到後來,她直接向徐克遞上一張自己的定妝照。

徐克在看完定妝照之後,當即拍板:就是她了。

現在看來,王祖賢出演聶小倩,的確是再適合不過。

五官立體,像是畫中之人,氣質神秘,除了這種東方的神秘氣息,她的淺色瞳孔,讓她的周身,似乎帶著一層淫晦曖昧的鴉片煙霧。

如果說張曼玉詮釋的是妖氣,林青霞詮釋的是英氣,朱茵詮釋的是仙氣的話,那麼王祖賢詮釋的,則是獨一份的媚氣了。

她的臉上,有一抹悠悠的寫意,而她的表演風格,自帶離間屬性,卻勾人心,攝人魄。

聶小倩一角,無疑成為了王祖賢演藝生涯中的分水嶺,自此之後,她淬鍊出一種鬼氣和英氣。

可以這麼說,王祖賢之於聶小倩,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

藍潔瑛

印象中,每次說起藍潔瑛,總是帶著些許無奈和唏噓。

她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紅的花旦,靚絕五臺山;也曾是娛樂圈最具悲劇色彩的邊緣人。

出道的時候,「女神」這個詞還沒有出現,她便是無數人心中的夢中女神。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中,她從蒼茫的荒漠中走來,穿過殘垣斷壁,緩緩掀開頭紗,一轉頭便驚豔了無數人。

她把明豔、清純、性感、嬌憨進行了糅合,並且走到了極致…

眉眼如畫,明眸皓齒,風情萬種,美豔絕倫,她有種不落俗套的美。

藍潔瑛是有表演天份的,1992年的《大時代》裡,她飾演一個起初單純、後來瘋癲的悲劇女孩,玲姐。

拍這部劇的時候,她對浸入式演技的追求開始偏執,拍完之後,也遲遲難以從角色中抽離。

而我們,在這部劇裡,看到了一個無論是顏值,還是演技都堪稱完美,出挑耀眼的絕色。

後來,我們又看到了很多種形態的風華絕代。

1990年,《天若有情》中的JOJO,吳倩蓮。

1991年,《縱橫四海》中的紅豆,鐘楚紅。

1992年,《黃飛鴻2》中的十三姨,關之琳。

1993年,《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中的趙敏,張敏。

1994年,《賭神2》中的海棠,邱淑貞。

1995年,《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李若彤。

1996年,《食神》中的女大學生,鍾麗緹。

1997年,《大鬧廣昌隆》中的小芙蓉,周海媚。

1998年,《海上花》中的周雙珠,劉嘉玲。

1999年,《喜劇之王》中的柳飄飄,張柏芝。

我突然發現,更多時候,我並不單單是在回味記憶中那些絕色港臺美人,更是在追憶那些年驚濤翻湧的港片黃金時代。

再後來,我們再也沒看到這樣絕世脫俗的美人。

無論是港姐選舉時,還是在後來的港片裡。

我終於後知後覺地明白,那個「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