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微信了,讓我改改微信號吧


這句話的意思是:

10個人裡,有9個人都想改自己的微信號。


微信號不能更改,真是無數少男少女永久的痛。



這可坑壞了一群考試不審題的傻孩子。

但凡注意到下方那句「只能設置一次」,也不會在微信號里加上各種非主流的字符。



只能用符號、文字、字母作為ID。

限制了發揮空間的同時,也阻止了沙雕們暴露得太徹底。


縱觀QQ、淘寶、外賣APP。

所有的社交ID,簡直就是360度全方位展示沙雕的舞臺。

大家傻得多姿多彩,千奇百怪。

多年之後你會明白:

起名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10年後的後悔。

中二後遺症


誰沒年輕中二過?

我們的ID,就是曾經熱血沙雕的證明。

那些年,我們手指翻飛申請著微信號,腦子裡全是喜歡的男孩/女孩。

不信,在搜索欄裡輸入love、520、521。

一定會發現朋友圈裡潛伏著的情聖:


這個微信名,足以讓你在所有的工作社交場合成為尷尬Queen。

一個西裝革履的律師,居然曾是隻舔狗。

一個喝酒抽菸燙頭的于謙DJ女孩,居然憧憬甜甜的純愛劇。

丟臉也就罷了。

最慘的是,我一個朋友結婚4年,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她的微信號還是「520+前任生日+1314」……


高考有遺憾,可以復讀。

婚姻不美滿,可以再婚。

然而,你在最中二的年紀設置的微信號,卻會伴隨你一生。

我能想象,這群人在QQ時代的名字也不會太弱。

現實生活樸實無華,且枯燥。

我們就硬生生把互聯網變成了一個Cosplay現場。

比如,班裡最皮的男生其實無慾無求。

唯一的心願,就是想當所有人的爸爸。

見面時,他見縫插針:

你在此地不要動,我去買幾個橘子。


上網時,他把QQ名改成「你的父親」。

於是,你會頻繁看到:

你的父親邀請你視頻通話

你的父親給你發來一條消息



至於QQ好友裡的「紫晶公主」和「葬愛家族冷少」。

這華麗的名字,配上一個月10塊的QQ黃鑽,再加一個爆炸頭黑眼線的非主流頭像。

他們就是好友欄裡最亮的仔。


愛國者聯盟

熱愛國產劇聯盟,簡稱愛國者聯盟。

他們的宗旨是: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在他們的ID背後,隱藏著一部108集電視連續劇。

有的人是勵志劇。

比如把「傻小子也會變牛逼」作為淘寶會員名的同學。

他可能不太知道淘寶會員名的原則。

第一,評論時,只顯示首尾2個字符。


起名一時爽,收快遞火葬場。

起名時很單純。

等他們在公司聽到快遞員喊全名時就會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奇恥大辱。

有的人是偶像劇。

男生會帶入男主角,叫自己「帥到沒女票」。

看到這樣的名字要注意了。

他很可能不帥,但是真的沒有女朋友。


女生們就不像男生這麼自信。

她們《梅花三弄》和《啞巴新娘》看多了,帶入的是苦情劇。

不信你看她們小學初中時敲下的第一個網名:

殘花敗柳、棄婦。

年紀不大,故事不少。

真是鞠萍姐姐聽了要流淚,佟湘玉聽了想崩潰。

當然,也有人骨骼清奇。

用一個名字,上演了一出驚悚懸疑偵探破案鉅製。


短短13個字,就揭露了一個真理:

只要押韻,聽起來就很有道理。

還能讓人腦補出一部愛恨糾葛的大製作。

宇宙方言研究員


如果用6個字評價他們,那就是同九義,何汝秀?

大家都在一個教室裡接受9年義務教育。

但他們迅速掌握了英文、德語、日語、火星文、顏文字等十幾種語言。

技多不壓身,掌握這麼多語言的目的只有一個:

裝逼。

90後經歷了火星文的全盛時期。

它結構複雜,中英文結合,簡繁體雜糅。

高考不考,真的可惜了。

但沒關係。

網名給了我們充分的發揮空間。

只要你是90後,就必然有一個火星文暱稱的好友:

別拿裝X當時尚,這句話送給ID本人

和火星文相反,最低調的是英文名。

但英語有一個缺點。

會英語的人太多了。

不用生僻點的詞,反而會被認為沒文化。

朋友說她自己也不知道這個詞是啥意思

如果想更有逼格,那就再夾雜一些小語種。

德語、日語。

低調又脫俗。

千萬別問是什麼意思,問就是「我也不知道」。


最牛逼的,還數下面這種。

日語中夾雜著英語,英文中又有顏文字。

看這個名字,你能感覺到,這個人大概是日、英、非(非主流)三國混血兒。


到了微信時代,已經沒什麼人用顏文字了。

取而代之的是emoji。


傳說中剛出生的20後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

所以,你們懂得。

今天的emoji,就是30年後的火星文。

時尚是個圈,誠不欺我。

飯圈男女

追星嘛,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但90後社畜哪有閒錢。

他們追星,全靠外賣名+淘寶名。

愛了周杰倫,就叫自己「范特西」。

追了《火影忍者》,就把暱稱改成「漩渦鳴人」。


小時候,幻想自己有個隱形的翅膀。

長大後,幻想自己是易烊千璽老婆。

外賣員每叫一次:易烊千璽老婆在嗎?

就相當於向全公司做一次官宣。

只要入戲足夠深,總有一天,連自己都會納悶:

結婚3年了,老公怎麼還沒回家?


跟別人撞了老公不要緊。

常言道,兄弟如手足,愛豆如衣服。

每一年都會湧現一批新晉男神。

從易烊千璽,到肖戰李現。

只要我ID改得夠快,失戀就追不上我。


土味暗糖主義

學生時代,男男女女擦出一點火花,就會被教導主任扼殺在萌芽之中。

於是,我們學會了用暱稱發暗糖。


早戀的同學們,是好友列表裡的真人互動連連看。

表面上平平無奇,實際上暗流洶湧。

只有顯微鏡女孩拿出追cp的鑽研功底,才會驚歎:

你有情,她有意。

一看網名,哎我去!

大家為了起情侶名絞盡腦汁。

有人動用了數學。

你看到一個ID是49%,覺得不知所云。

直到看到另一個人叫51%,才恍然大悟。


有人用到了政治學。


有人開動大腦,俗語也可以用。

八九不離十


文化不夠,吃貨來湊。


這種習慣逐漸影響到爸媽。

看看他們的頭像ID。

你恍然發現,你不僅是家庭群裡的群主。

還是唯一的單身狗。


這個年代,流行吃瓜。

如果朋友圈也有熱搜,那土味情侶一定會佔據朋友圈熱搜榜。

成為吃瓜群眾的最佳下飯伴侶。


上網衝浪,線下造人,就必須要面對這場不定期的文學創作大賽。


網名的尷尬,只發生在上網衝浪。

最要命的是,有些真名比網名還隨便。

對有些父母來說,起名是一生難遇的文學大賽。

他們用盡畢生才華,展現自己的幽默細胞和文字天賦。

不會起名,那就組個詞吧。


追熱點也是非常實用的技巧。

比如最近流行四字弟弟,給不少家長開拓了思路。

這些家長最大的遺憾,就是沒當成喜劇演員。

既然懷才不遇,不如把孩子變成一部喜劇。


起名這件事,就像人生舞臺上的一場才藝表演。

只不過,有人演的是正劇,

有人演的是喜劇。

多年之後,

即使你忘記了,也有人會幫你記得。


就像此刻,你想起了某個名字,

也一定會點開TA的頭像,

問一句,還記得那時候的XXX嗎?

喜歡搞笑段子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