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直走下去,总会有结果......

你会反复翻看一本漫画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当然!!

究其原因,首先是同样的作品看的人和时间不同,就会产生各异的想法,或是与自身的生活有类似之处,或是因一些句子引发了深思,了解他人观点后再看漫画,经常会有新的收获。再者,漫画很多时候是讲述故事,对于提到的背景、人和事物无法尽说,观者可以从一个作品回溯挖掘到许多没有明说的讯息。

做到一前一后,不知道要将一本书翻多少遍。

出于周六日不能出门实在太闲对后者的兴趣,我走上了重读的漫长道路。

△ 宅在家不舒服,看《悠悠哉哉》寻找快乐吧

再次翻开谷口治郎这本《悠悠哉哉》,按照页码的顺序解析每一个引发奇趣与疑问的地点、物品和话语,像拿着放大镜一样,细品江户江户风情。不知不觉中,就如同主人公般,融入另一种视角了,一步一步,缓慢又坚定地行走,从春日的樱景到冬日的“梅花”,沉溺于悠悠哉哉小世界。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主人公的原型、什么是俳句及书中提到的两位江户时代的著名俳师。

本篇并不能说做到详尽,因为选择的人事物仅凭个人兴趣,一些资料和理解也难免片面和误差。希望同样喜欢《悠悠哉哉》和谷口治郎,或者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你,在评论区指正或补充。

“由真实故事改编”?

或许你已经从各方的书评中了解到,漫画中那位整日“遛弯”的日本大叔,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伊能忠敬(1745-1818)。

△ 伊能忠敬画像

▽ 伊能雕像&书中主人公

这位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的地图测绘家,其在取得国测绘数据的基础上制作了日本第一张全国地图——《大日本沿海舆地全图》。

△《大日本沿海舆地全图》(1878)

与书中情节相同,伊能忠敬在 51 岁时(1795 年)前往江户,拜江户幕府天文方的高桥至时为师,学习测量和天文观测。也就是说,书中熟悉各类测量工具、发明量程车的他,其实只是一个大龄初学者。

△《悠悠哉哉》P92

向着计算地球周长这一目的行进,伊能在徒步测量了江户深川到野地町的距离,得到本初子午线长度 1 度约为 28 里 2 分,推算出地球的周长为 4 万公里。这个数字与现在测量的结果只有 0.1% 的误差。

△「伊能中图」富士山部分

△《悠悠哉哉》P122

但与书中情节不同的是,去虾夷测量是其本人的申请。基于早期成功经商所获的丰厚财力,56 岁的伊能自费开始了第一次正式测量,除了现在的北海道,他还前往了关东北部和日本的东北地区,前后可统的一共有 10 次测量。

△《悠悠哉哉》P185

伊能这一“看不到尽头”的爱好,1818 年 4 月 13 日因其去世而歇息了下来。但直到《大日本沿海舆地全图》完成后三个月,他的离世消息才公布出来,在中间这段隐匿的时间,高桥至时的儿子高桥景保继续测量工作,于 1821 年完成了地图。

△「伊能大图」江户地区(局部)

如今,伊能的各项测量工具,包括方位盘、象限仪、由铁链、轮子和齿轮等组成的箱状测量仪等,都保留在千叶县香取市的伊能忠敬纪念馆里。

△ 伊能忠敬纪念馆

除了主人公的身份,另一个在开篇就引人注目的点便是那些叹咏美景、表达志趣的诗文了。

意蕴之诗:俳句

在《悠悠哉哉》这本以江户时期作为背景的漫画中,引用了不少俳句名言,甚至著名的俳句师小林一茶都与主人公有一番“偶遇”。将俳句作为一般美句赏析或许无妨,但浅探俳句的定义和规则,便能从句中感出更丰富的情致。

△《悠悠哉哉》P60

什么是俳句?

俳句是日本一种古典短诗,自「俳諧の連歌」既连歌拆分出,由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经过日本化发展而来。其有一套固定格式,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这里的“字母”可以理解为日文的音节。

以松尾芭蕉关于蛙的那句举例:

古池や,蛙飞こむ,水のおと。(青蛙跃古池 水声扑通响。)

其音节上是ふるいけや、かえるとびこむ、みずのおと。日文中同一个汉字的读法有多种,俳句中对于汉字的运用又很频繁,如果要详细探究着实是有些复杂,简单了解这个规则指的是什么就好。

其次,为了表明主题,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語」。所谓「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例如上文举例的芭蕉名句中的“蛙”,代表夏季。此外如「桜」代表春季、「雪」代表冬季等等不一而足,为此还有专门的词典供俳人翻阅。

△《悠悠哉哉》P66

然后是有无「切れ字」,这个要求主要是为了明确断句,从而达到五七五的效果。“や”、“かな”、“けり”等切字在俳句中十分重要,这些断句用的词在更重趣味性的川柳中则不那么必要。

有以上那么多规则,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语言的选择上,俳句一般用书面语的文言体,日文写作「文語体」,具体如「広野かな」。再有不那么明确的要求,比方说不能将情感尽达,讲究韵味等等。

连歌、川柳与短歌

经常一同提起的短歌、川柳与俳句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创作的方式上来看,连歌是先由一人作出五七五三句(十七音)的句子,之后的人以七七二句(十四音)接上,再由他人付上另外的五七五句,自此承接下去,最后连下去的句子至百都是有可能的。

短歌则可以理解为连歌的一段,五七五句加七七句(共三十一音)。以石川啄木的一首连歌举例:

友がみな 我より偉く 見ゆる日よ

眼前的朋友们似乎各个比我有成就

花を買ひ来て 妻としたしむ

我去买了花 送我太太

△《悠悠哉哉》P109

最开始的五七五句,可称为「発句」,对其进行独立创作,就有了俳句。而同样是五七五的定型诗,川柳则是「付け句」的产物。付句的玩法可以说是连歌一段的倒置,先将七七句吟出,根据表露的主题发散填上五七五句,但后来人们发现,单吟五七五句,也能表达出足够的趣味,便开始专注于此,产生了川柳。

虽有川柳比之俳句更有趣味且情绪表达更为直白的说法,但二者之间其实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界限。

△《悠悠哉哉》P80

但无论在结构上有多少规则,俳句所表露的细腻情感和生活志趣才是其最闪耀的部分。如正冈子规所言:“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

如果对具体的作品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雅众文化此前出的一套书,包括《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首》在内,集合短歌、俳句的多为名家。

志趣之人:俳谐师

《悠悠哉哉》中提到了两位著名的俳师:芭蕉、一茶。书中的引用不仅与主人公的心境贴合,更是和整本作品所流露的人生韵味互相作用,让人在合上书页后,对周边的平凡日常多了志趣。能带来这样奇妙的体验,我不经对这两位俳师起了探究的心思。

松尾芭蕉

从书中注释可知,“芭蕉”指松尾芭蕉(1644-1694),作为江户时代前期的著名俳师,正是他将俳句的形式推向顶峰,被日本誉为“俳圣”。

△ 葛饰北斋绘松尾芭蕉像

《悠悠哉哉》在开篇引用其句“樱如云霞晚钟元,上野浅草孰打点。”来感叹桥上远眺的风景之美。在主人公遇见还在寻觅俳风的一茶时,后者以松尾芭蕉《都曲》中一句“声音清澈直北斗,回声然有砧板声。”道当下情境。

△《悠悠哉哉》P14

松尾芭蕉年轻时就开始写诗,1664 年在京都出版了第一部俳谐诗集,之后不断出版几部诗选。1672 年他迁往江户,依旧醉心于俳句创作,到 1676 年被公认为俳句大师。这之后他有了一批弟子,正是他们为师傅在 1680 年建了第一间芭蕉庵。

△《悠悠哉哉》P60

但芭蕉并未满足于这样的成功,对于这位大师来说,旅行也许一种追求灵感的好办法。由此,在 1684 年的秋天,他舍弃都会生活开始游历日本各方,这个后被本人称为「野ざらし纪行」(旷野纪行)的旅程于 1685 年结束。《散文之旅》就是这次旅行的成果之一。

△ 松尾芭蕉雕像

这次旅行让芭蕉的作品中多了不少对自然关注,更是让他为下一次的远行早早做好了打算。1687 年,芭蕉开始了另一段长途旅行,不仅去到了名古屋,更是深入了日本中部山区。这段旅程被详细记录在《笄之小札》和《更科纪行》中。

到了这个时候,旅行对于芭蕉的价值仿佛已经远超“获取灵感”这点了。1689 年春末,他又开始另一段本州岛北部之旅。芭蕉行走的脚步直到 1691 年才停了下来,但其依旧坚持过着没有物欲的隐居生活。

1694 年,松尾芭蕉完成了《奥州小道》(也有称《奥之细道》),书中记述了他和弟子 1689 年那次旅行的沿途见闻。该部纪行书被世人认为是其代表作,《悠悠哉哉》中作者借一茶之口也有引用。

奥州小道,是凡人并经的迷途之路。

△《悠悠哉哉》P64

同年夏季,松尾芭蕉因腹疾逝于大阪,享年51岁。临终留有俳句:

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回る。(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

松尾芭蕉作为江户前期独具风格的俳谐师,其作对后来的几位俳谐师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当中颇有知名度的一位便是在漫画的“星”及“月”两章中均有出现的小林一茶。

小林一茶

作为在《悠悠哉哉》里真正出现过的俳人,他在初遇主人公时并未表明身份,而是先将自己对俳句的追求做了一番表述,在篇章末尾处以“人称一茶”这样清淡的语气,向主人公和观者们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 《悠悠哉哉》P66

小林一茶(1763-1827),本名弥太郎,别号圯橋、菊明、新羅坊等,是江户时期著名的俳句诗人。

△ 小林一茶画像

生于农民家庭的他,15 岁开始学习俳谐。幼年丧母,其父再婚,因与继母的关系恶劣,一茶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在疼爱他的祖母去世后,一茶与继母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其父为了让二者分开,将一茶送到了江户。童年生活,特别是这位继母,对一茶的个性及之后的作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到江户后的十年间,一茶的消息几乎无处寻觅。直到 25 岁时,有记录其拜谒葛饰派俳谐诗人二六庵竹阿为师,后承师门号二六庵菊明。29 岁时,改号俳谐寺一茶。次年开始了流浪生活。

△ 《悠悠哉哉》P63

与芭蕉类似,行走各地的经历让其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以“生活”为主题,同时在具体的词句使用中巧妙运用了各地俗语,妙趣和情致兼而有之。代表作品有《病日记》(1802)《我春集》(1812)等。

与漫画中相同,对俳风的追求是一茶很重视的一点,其后确立了独特的「一茶調」,随着作者的名声广为人知。

△ 《悠悠哉哉》P62

后浪漫之前搜集了小林一茶的部分名句,配合《悠悠哉哉》的诗意图景,写了篇推送《瘦青蛙,别输掉,一茶在这里》。

回到其生平,穿插于俳谐创作中的是其坎坷的生活。一茶 39 岁时父亲去世,他与继母和弟弟就遗产问题争执不断。在其 51 岁时遗产问题才得以解决,一茶回到故乡定居,但之后的生活仍以不幸为主。

52 岁时,他的第一任妻子及四个孩子全去世了,再婚后与第二任妻子感情很快破裂,加之中风发作让其苦不堪言。64 岁时一茶娶了第三任妻子,但在其 65 岁去世前的几个月,自家房屋又意外着火损失重大。

一茶本人的生活和其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结合来看,让人止不住叹惋。

回到漫画中,在一茶首次出现的章节中,作者以“星”这一广袤遥远又恒久不变的指向,反映主人公只见微光的目标和当下的迷茫心境。

我活到这个年纪,已从世事中退身了。虽说是自由之身,但内心却时常感到迷惘。真羡慕您的生活方式,就好比这片星空,不管做什么都顺遂己意。

△《悠悠哉哉》P65

后经与一茶交谈,借他人之口表达出已重拾信心,决心踏上顺遂己意的悠哉之路。

这个片段可能是全书主人公情绪最为低落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最不符合书名的情节,但正是从这里开始,让人感觉整部作品不只是在看平凡的日常,而是通过领悟生活片段,对自身及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有了别样体会。而这也正是芭蕉、一茶两位俳谐师毕生所寻。

△《悠悠哉哉》P162

普通人与俳谐大师在平淡日常中相遇,本以为会是个传统意义上的“粉丝见面会”,但看过漫画后,又感觉作者的处理才是最合适的。

简要了解这位两位大师的生涯,可以发现“旅行”或者说“不断地行走”是二人很重要的部分,谷口治郎的《悠悠哉哉》诗意地映照了这点。

“总之,一步步向前。只要一只走下去,总会有结果......”

△《悠悠哉哉》P208

有观点认为谷口治郎选择的主人公及其故事都是较为平凡的部分,在我看来,所有著名的人物及其事件落在每日,或者说每步,都是极其平凡的。这种当下的“乏味”很多时候困扰着我们,动摇我们对未来的信心。谷口治郎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在于他细品生活,生动表现出日常中的滋味,看似只盯着每一步,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带人走到更远的地方。

这一篇的内容就在这结束了,各位想继续看的话,下一篇计划着重介绍江户风光,依照主人公“遛弯”的路线,看看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去巡礼一番?

△ 主人公常去参拜的地方:日本八幡宫

《悠悠哉哉》中出现了不少描绘生活的俳句,但离开漫画,生活中诗歌比之小说、散文实在是不怎么受关注的领域。在 B 站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第三集中,诗歌与偏远山区学校的孩子们发生了奇妙的反应。他们为老牛、溪水写诗,为微风、日落写诗,更为自己写诗。

老枯树,在夜里,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

你最喜欢/有共鸣的诗歌是哪一首?

或者是总想到的一句诗?

在评论区留言说说看吧

我们也围坐起来办一场诗的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