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市監“疫”線故事】標準護航,幫扶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把好質量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疫情防控“集結號”吹起,松江區市場監管局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不論身處哪個領域,都滿懷信心、鬥志昂揚地奮鬥在自身的戰“疫”崗位上。為科學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區市場監管局立足崗位職能,從“標準”出發,積極發揮標準化的技術優勢,及時整理防護用品相關標準,指導口罩生產企業制定企業標準,從源頭幫扶企業把好口罩生產的標準關、質量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撐和保障。


一、標準可循,查詢整理防護用品標準



各類防護用品、消毒用品都有哪些標準可循?隨著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各類防疫防護物資的需求增大、消費者對其關注度的提高,這個問題已成為目前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因此,假期後上班首日,區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科的幹部們馬上投入工作,馬不停蹄地在各標準信息檢索網站查詢相關防護用品標準,全面查詢、詳細整理,儘量做到不差錯、不遺漏,共整理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規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等30餘項標準,為區市場監管局相關業務科室、基層一線提供了執法和指導依據,為企業生產提供了標準支撐。


二、線上線下,化身“店小二”服務企業



美迪康醫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博誼(上海)工業有限公司原來分別是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和出口境外口罩生產企業,疫情期間,兩家企業服從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開足馬力投入民用防護口罩的生產。同時,兩家企業都遇到一個棘手問題:從醫用口罩、出口口罩轉戰民用口罩,面臨無標可依,包裝上執行標準號缺失的情況。獲悉消息後,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顧芙蓉第一時間帶領標準化科、醫療器械科相關人員現場為企業解決難題,贈送相關國家、行業標準文本,並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和技術能力,耐心細緻地指導企業編寫口罩企業標準,講解企標自我聲明公開的具體流程。知曉企業時間緊、任務急,標準化科科長鄭建孟放棄週末休息時間,幫助企業一版版地修改標準,指導企業3天之內完成了標準編寫和網上自我聲明公開等事項。近期,標準化科又陸續幫助上海大勝衛生用品製造有限公司、上海潤輝實業有限公司等幾家口罩企業完成了口罩的企業標準的制定和自我公開聲明。


三、主動靠前,牽線搭橋解企業燃眉之急



企業標準制定完成,可以去哪裡進行產品檢測?而且根據企業需求,要求速度要快,資質要全。面對企業提出的又一個難題,區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科主動靠前服務,藉助市標準化協會專家庫的平臺資源,積極協調,加緊溝通,幫助企業聯繫了有資質檢測機構,解決了企業送檢難的實際困難。企業取得聯繫後,立馬將樣品送往檢測機構,確保在第一時間拿到型式檢驗報告,合格的檢驗數據讓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即使不能身赴防疫的最前線,區市場監管局始終心繫疫情,立足崗位職能做好後方保障和服務。下一步,將繼續指導防疫用品生產企業做好相關標準的指導和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