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多维探索“两全”之策,松山湖同心抗疫汇聚创新加速度

从2月10日开始,机器的轰鸣声在南粤大地重新响起,各类重大项目建设相继复工。作为区域创新高地,松山湖也重新按下了“创新加速键”。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松湖人应时而谋、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坚持多维创新探索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全”之策,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园区企业分期分批、有序错峰地复工复产,同心抗疫的创新动力正加速汇聚。

截至2月25日,松山湖17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170家,复工率98.26%,已返岗人员约8.6万人,返岗率68.55%;产值排名前20名的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产值排名前100名的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已达96家;81家市重点企业已复工75家。预计到3月中旬,园区所有重大项目将实现全面复工。

地毯式巡查督导,片区网格化管理不留死角

走进中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堪称教科书式的复工操作令人赞叹:不开中央空调、超净生产线各车间独立对流,用FFU高效过滤系统降低空气尘粒数量;根据员工是否离莞、旅行史、身体情况等条件,分7个等级梯次上岗;严格物理隔离,工厂内空间、人员分隔;设置物资交接区,不同区域人员错开时间放置、收取物品;错峰上下班、分散错峰用餐……

中图半导体专业从事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规模最大的PSS制造商。因年前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经上报,企业春节期间未停产,持续保持约280人的生产线运营。“公司密切关注疫情,对工厂进行封闭式管理,确保春节期间加班的280名员工安全。”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松山湖园区的指引,中图半导体科学引导员工梯次上岗、有序复工,目前产能已恢复2/3。

中图半导体是松山湖众多高科技企业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的缩影。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松山湖全面落实企业复工复产网格化管理,当好园区内高科技企业复工的“贴身保姆”。

面对节后返园高峰的来临,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结合园区实际,实施企业分片巡查督导,组建20个企业复工指导工作小组,将园区企业分布的113个地块按地理区域划分为20个片区,每个片区又安排1名片长负责该区域防控工作。各工作组深入企业一线,现场指导企业按照“四个到位”做好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

“为更好推动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松山湖把很多疫情防控的工作都做到了前面。”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名相关负责人以压实人群排查监测为例举例说,疫情发生以来,园区坚决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内外结合加强人员流动管控。对外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细致排查企业原有员工的具体情况,逐一通知到企业主要负责人、逐一通知仍在重点关注地区人员暂缓返莞,引导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关心关怀,按国家规定正常发放员工薪酬待遇,千方百计严控重点关注地区人员新输入。

对内全面摸清企业内有重点关注地区旅居史和接触史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到“一企一册”“一人一档”,密切监测相关人员动态,做到不留死角。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的统一管理,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引导居住在厂区外的企业员工入住企业宿舍,避免企业复工复产后员工流动性增强。

同时,松山湖还利用科技手段,在东莞全市范围推出首个防疫APP——“松山湖医学观察跟踪系统”,通过信息化数据采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动态管理,完成人员的登记造册,实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全程线上监测,增强研判防疫形势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靠前服务指导,分期分批有序错峰复工复产

作为东莞近年外资项目的重大突破之一,新能源锂电池封装项目一期工程(下称“新能源项目”)建成后产量将达每年450万件,也是松山湖乃至东莞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重要落子之一。

项目工程师余伦豪介绍说,新能源项目有100多名建设工人留莞过年,复工后陆续有从全国各地返莞人员,针对这一实际,项目工地疫情防控设置了“三道关”:返莞员工与在莞员工分区住宿与活动,错峰上班及用餐,洗手间聘请专职人员全天候不间断消毒,着力消除宿舍、食堂、洗手间等工地重点区域的疫情防控隐患。

连日来,松山湖坚持靠前服务、倾听企业诉求,指导和组织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20个企业复工指导工作组,按照“四个到位”的要求,逐一分赴企业现场指导完善复工复产的防控措施,全力推动企业符合复工复产规范,筑牢防疫壁垒,保障企业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园区企业在特殊时期的复工复产诉求,松山湖密切关注、超前响应,提前制定松山湖版的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引。松山湖还成立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小组,引导企业结合产能错峰复工,逐条启动生产线,逐步增加用工需求;指导企业制订节后复工用工计划,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安排员工分期分批返莞返岗。

截至2月25日,松山湖相关工作组已累计现场指导和服务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3087家次,协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各类问题。预计到2月底,松山湖功能区内的省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将实现复工;3月15日前,松山湖将落实重大项目工人到岗率超80%。

优化服务保障,多方合力为企业纾困解忧

面对疫情,防疫物资及生产物资的稳定供应成为各地面临的共同难题。为此,从春节前开始,松山湖联合协调园区各企业、商协会,对接各类采购资源,发动和倡议商协会、大型企业积极捐献各类防控物资,多渠道筹集防控物资,全力支援疫区,并保障园区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需求。

“我们武汉供应商发来的一批货物在石龙物流仓库被暂扣了,这批原材料对于我们正在赶工的一批订单很重要,需要指挥部帮忙协调。”春节期间,一通来自园区内一家大型企业的求助电话打到了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

接到企业的求助电话后,园区指挥部连忙组织事件研判: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来自疫情发生地的货物可能存在疫情传播风险,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不能说断就断,必须在疫情防控和企业正常复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经过再三考虑与多方协调,最终这批货物经过层层检测不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后得以解扣,确保了这家大型企业的后续生产。

据介绍,指挥部成立以来,松山湖着力提高物资供应能力积极挖掘、掌握疫情防控物资企业的生产、供应动态情况,协助园区企业对接各类防控物资供应资源。积极摸查各企业、载体可用于设立隔离观察点的房间资源情况,协助企业物色确定隔离观测场地。积极协助园区生产防控物资企业恢复生产,保障物资供应。

截至2月25日,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已向园区企业提供各类物资信息渠道53条,协助企业购买口罩约25.4万个、电子测温仪250多个、消毒液48桶;协调热心企业向园区公司捐赠酒精8吨、消毒液600升。同时,指挥部摸查了园区300多家重点企业物资情况和需求,上述企业防护物资平均储备量基本能维持14天,较好满足当前防疫工作需要。另外,指挥部也持续深入挖掘更多物资信息渠道,争取保障更多企业的物资需求。

在为企业纾困方面,针对疫情对园区企业的影响,在东莞市“助企撑企15条”出台后,松山湖迅速研究出台适度租金减免、税费补贴、金融贷款等一系列企业纾困措施,大力帮扶企业克服困难;积极倡导各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工厂和出租屋业主减租让利,目前园区已有25家企业积极响应倡议,制定并实施半个月至2个月不等的免租或缓租惠企措施。

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以及企业复产复工高峰的到来,园区将把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两手抓,聚焦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扎实实把疫情防控落实落细落具体,不断总结提升疫情应对工作水平。同时紧扣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序推进企业复产复工,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探索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全”之策,争取早日拨云见日,快步重回高质量发展轨道的春天里。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