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買買買,在物質橫流的世界裡,你“失控”了嗎?

“OMG,買它”。

無論你喜不喜歡買東西,對這個口頭禪應該並不陌生。

前幾天,帶貨王李佳琦的一場直播間裡,還不到5分鐘時間,3000多萬觀眾已經蜂擁而至,把他推薦的幾款產品一掃而光。

其中有不信邪的,有湊熱鬧的,不外乎一聽到李佳琦喊:“所有女生,一定要給我搶”的時候,就瘋了般的搶回一大堆,無論實用與否的東西:面膜、口紅......

難怪有網友戲稱:佳琪一聲吼,錢包抖三抖。

女生無度揮霍的背後,是一張張刷爆的信用卡。

誰背這隻鍋,帶貨王?

t

01 燃燒的購物多巴胺

去年,是我消費“失控”的一年。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進了一個品牌折扣群,而我,是這個牌子的“死粉”。

幾百號人蟄伏在群裡,每每群主一發布新款,大夥便蜂擁而上,手慢無,沒及時打款的無。縱使得冒險,不合適也不能退換。

誰讓群裡折扣那麼誘人?買一件衣衣的錢在這可以買兩件甚至三件,雖然並不是應季款。但這並不影響大夥的激情。

畢竟,情有獨鍾。畢竟,購物,是女人的一大樂事。明明知道已谷滿坑滿,已經放不下了,明明知道,買回來不一定就是想要的,可就是忍不住。買回的是物品,不如說是無與倫比的滿足感,心中的快樂溢了出來!

一個好友跟我一起血拼。

“女人就得對自己好點”我倆相互鼓勁。

每天,如打了雞血般,有空就捧著手機,盯著屏幕,拼時間,拼速度。買買買,買到手軟,衣服逐漸侵佔老公的衣櫃領域。

“女人就得對自己好點”這絕對稱得上世界上最成功的廣告語。一下子戳中女人的痛點。它讓女人們的多巴胺神經元不停燃燒,找到無節制消費的理由,也給商家帶來了滾滾財源。

02 想要的渴望不一定是幸福

但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當我們錯把慾望當快樂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焦慮。

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本來是件愉悅的事,問題是,每天上班前,打開衣櫃,不免有點心煩意亂。原來,面對三宮六院,皇帝點妃也是燒腦的事。

才發覺,其實常穿的來去還是那麼幾件自己喜歡的衣服。而標籤還沒剪的,閒置一旁的,買回來不喜歡的,滿滿當當擠在衣櫃一角。算下來,自己也沒得什麼便宜啊!

不止是我,群裡的美眉也覺醒了,紛嘆衝動消費的後果,看似省錢其實更浪費。有的買了幾k的衣衣不喜歡也沒辦法。這不明擺著跟錢過意不去嗎?

而且,衝動消費過後,我和好友不約而同發現,我們的銀根大大縮水,收支嚴重失衡。這時,快樂已遁形,取而代之的是焦慮、不安。

面對誘惑,我們很容易成為真人版的奧爾茲和米爾納不停按槓桿的小白鼠。

一隻視食物不見,為獲得“快感”而不斷按動槓桿電擊自己直至力竭而忙的小白鼠。

我們應該告誡自己,不要成為“想被電擊的小白鼠”,想要的渴望並不一定是幸福。我們實際上需要的東西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需要的多。

不可否認,和在李佳琦直播間裡搶瘋了的女生一樣,在誘惑面前,我們缺乏自控力。

03 物慾世界中迷失的自我

電影《一個購物狂的自白》,麗貝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購物狂。

面對奢侈品,打折商品,她毫無免疫力。本著“只要喜歡,不買可惜”的信條,刷爆所有信用卡 。

無度消費的後果是,鋪天蓋地的賬單寄到家,催債電話打到公司。

麗貝卡慌了,試圖買點東西冷靜冷靜。可是短暫的滿足感過後,她又陷入焦慮,恨自己沒有自控力,她的生活因此一團糟。

每個女人,特別是購物成癮的女人,似乎都能從麗貝卡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

情緒低落時,買買買,購物是治癒系良藥。

開心時,買買買,人生得意須盡歡。

繁忙工作之餘,買買買,犒勞犒勞自個。

商家促銷,更不容錯過,買買買。

……

更有甚者,掉入消費的坑,無法自拔。這樣的例子數見不鮮:

妻子雙十一網購名牌欠債30萬,氣得丈夫欲跳樓。

無獨有偶,也是因為雙十一網購,妻子欠債23萬,丈夫得知後昏倒猝死。

女大學生因欠網貸被逼跳樓輕生……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我們越來越有錢,越來越有消費能力。

可當慾望像野草一樣瘋長時,當收入水平跟不上消費水平時,我們就成了物的奴隸,越活越浮躁,越活越焦慮,在失控的物質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04 走出“物慾” 從“心”開始

《印度墨》裡有一句話:

我提著一個袋子,邊走邊拾,一路上拾起無數我不想要的東西。當我遇到真正想要的東西之時,袋子已經裝滿了。

生活中,我們拼命去消費,拼命去買東西,無論是最昂貴的,最便宜的,還是最時興的。無論是自己想要的,還是一時興起的。一股腦往家裡搬。

某天,才發現,我們的物慾太甚,想要的東西太多。而我們,隨著膨脹的物慾,失去了取捨的能力,快樂漸行漸遠。

某天,才發現,家裡堆砌太多太多的東西,是時候來個斷舍離了。而我們,就在買買買和斷舍離之間,來回切換,疲於應對。

某天,才發現,被物慾佔據的內心是如此空虛。而我們,才明白,擁有越多,並不代表幸福指數越高。與其一味追求物慾,不如追求內心世界的豐盈和寧靜。

只有給物質做減法,才能給幸福做加法。

女人,不要迷失在物慾的洪流裡。在購物時,靜下心來,試著問問自己兩個問題:是不是我買得起的東西?是不是我需要的東西?

你對待物品的態度,就是你的生活態度。物品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不在於貴,而在於優。選擇屬於你的物品,過你想過的高品質生活!從“心”開始。


作者簡介:我是海邊的衝浪者60。我手寫我心,用溫情的文字,寫有溫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