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瀚海戈壁的“绿色”回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跨越历史的长河,千百年间自然环境的更迭,塑造了如今的柴达木,纵使环抱着八百里瀚海戈壁,却蕴含着勃勃生机。

生机,源于历史传承脉络中那份对人与自然的契合;生机,更源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中的不断实践,在改变生态环境,筑就柴达木“绿色长城”的同时,也让生态文明的根须像音符般没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协奏出属于海西大地的“绿色”回响。

绿了荒山,退了黄沙

据资料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柴达木盆地沙漠化土地面积多达949万公顷,各类植被仅剩134.4公顷。沙漠化最严重时,风沙侵蚀速度每年以8-12米的速度向东南移动,最高移动速度达21米。

要想风沙住,地上多栽树。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峻的防沙治沙挑战,他们并没有望而却步。相反,这种严苛的环境磨练了柴达木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定了共创美好家园的信心,凝聚了改变的力量。

初春,在德令哈市可鲁克湖至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湖面上闪烁着晶莹的斑驳,三两只水鸟结伴在湖边觅食,远处的枸杞林带织成的防护林带挺拔依旧。

“这些年里,我们不断探索防沙治沙的路径,过去是以防为主,现在则是大封育、小治理,防沙治沙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李书珺介绍说。

虽然透过枸杞林依旧就可以瞥见茫茫的沙丘,不过有了这些绿植筑造的“绿色长城”,沙漠侵蚀得到有效抵御,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日益得到改善。

“过去,这里的土质受到风沙侵蚀变得异常脆弱。这几年里,我们先后投资756.08万元进行补栽补植,这片林地逐渐恢复了原来的生态功能。”李书珺介绍,通过实施滴灌造林后,不仅解决了用水短缺的困局,而且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能够达到85%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无独有偶,在都兰县香日德镇一侧,1666公顷的林木交织成密,足足有六七百条护林带阻遏着逼近的沙丘,林带与沙丘接壤处一场无声的较量以林木进击的燎原势态而告终。

“荒山不绿我们不退,沙漠不退我们不走。”和防沙治沙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都兰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张彦玲对这片林地有着深厚的情谊。

她经常爬上几十米的沙包,布点布草,足迹遍布全县天然林区,只为大家种植的林草能够成活。对于生活在柴达木盆地的人来说,在戈壁滩上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娃还难,但即便是这样,都兰县林业人依然孜孜不倦,扎根荒漠戈壁,守护着眼前的一片片林带。

“戈壁滩风沙大、土壤条件差,再加上严重缺水,植树难度特别大。每年植树期间,县林业部门全体职工每天都在沙窝里忙绿。”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才让扎西说,春天植树,夏天浇水,冬天管护,只要我们种的树活着,付出再大的辛苦也值得。

最近几年间,海西州持续实施四大林业生态工程,全力打造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全州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82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27万公顷,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美了村寨,靓了新城

美丽的巴音河水碧波荡漾,清澈干净;西海公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广场上游人如织,休闲娱乐;路面清洁,交通有序,城市面貌干净整洁……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德令哈变得越来越美,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我们老百姓感到非常舒适。”德令哈市市民赵春蕾感慨地说。

“很有魅力的一座小城,自然风光优美,值得来品玩一番。”来自敦煌的游客樊晓东说,去过很多城市,来到德令哈眼前一亮,没想到这座戈壁小城竟然如此干净,走在街道上看不到一个烟头、纸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德令哈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规律、持续发展绿色产业,把绿色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厚植创新土壤,释放发展活力,城市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越走越绿。

德令哈市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顺利移交第三方技术单位运维,德令哈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2%。建成陶哈村至“两碱”废渣场三级公路3.6公里,有效降低车辆过往及风季扬尘污染;为5个村建设生活污水管网1.4万米、污水检查井989座、化粪池33座;淘汰燃煤锅炉52蒸吨;河湖长制全面推行……

“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群众都很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公共场所不乱丢垃圾,居民素质不断提升,我们环卫工人轻松多了。”清晨天还没亮,路上行人很少,赵桂英便带着扫把开始了清扫工作。

随着一排排林地,一片片绿色包裹着的农家村舍出现,这便提醒人,已置身于德令哈市乡村。走进村庄,曾经在人们印象中定格的“脏乱差”的乡村一改容貌,乡村美了,靓了。

“这几年村子变化可大了,不仅我们富有了,村子也更美了。以前都是把秸秆在田地里焚烧,这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这几年,政府的宣传力度大,我们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秸秆也回收给了当地的养殖户,这样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增加了收入。”德令哈市火车站街道民乐村村民杨开文说。

踏着新时代的激昂节拍,德令哈市奋笔疾书,书写绿色“考卷”。通过实施碧水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复绿工程,打造园林城市;实施美河工程,打造水利风景区,使德令哈颜值更高。

富了百姓,兴了家园

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坐落在碧水青山的卓兰景区旁,过去这个生态移民村由于产业发展薄弱,村民们的增收成为乡上最头痛的事情。

“刚搬迁下来那会儿,靠放牧为生的村民们思想还没能转变过来,大家一时间不知道靠啥挣钱。”村党支部书记傲金才让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道。

正当全村上下谋划着发展什么产业时,赛什堂村的困境在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下,慢慢有了自己的脉络。

没过多久,村里就建成了生态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让村子有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既实现了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又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的意义。

“我们从牧区搬到这里就是因为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过靠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挣钱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村民才巷多杰对此深有体会。

过去,自己在家里的100公顷草场放养着200多只羊,虽说一年下来也有不少收入,但是依旧要靠天吃饭,冬天怕雪天,肉羊出栏季节担心销售问题。

“自从加入合作社,我们的生态牛羊肉很受县城周边人们的欢迎,基本都是订单销售了。现在一年四季都不用担惊受怕,在家安心地数钱就好了。”才巷多杰现在光靠牛羊养殖一年下来收入就达到60多万元。

然而,更让才巷多杰和赛什堂村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身边的环境越来越美,不仅能让村子面貌变美,还能实现额外的增收。

就在村子不远处的卓兰景区一到夏季景色怡人,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刚开始村里人都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许多人有了靠发展生态旅游业挣钱的想法。”傲金才让介绍说,现在一到夏天游客多的时候,村民们就把自家的畜产品摆出来卖,而且合作社的牛羊肉的销售也比平常翻了一番。

如今,都兰县热水乡各个村社的牧民们会自发到卓兰景区清理垃圾。热水乡扎麻日村干部加哇东智说:“大家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组织草管员和村民每月两到三次在草原上捡垃圾,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环境保护好了,才有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