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云龙县“五个全面”抓好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旷宏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龙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部署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广泛动员、组织、凝聚群众,从全面组织发动、全面外防内控、全面监测管理、全面严实举措、全面联防联控五个方面抓好抓实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全面组织发动。云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严防严控,努力不发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坚决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全胜”的目标,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迅速成立县委县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安排,制定下发了《云龙县10条疫情防控措施》《云龙县应对疫情工作“12355”工作法》《十个一律》等通知通告和工作指南,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分片挂包乡镇工作机制,全面组织发动;在县委县政府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全县11个乡镇迅速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和战“疫”合力。

全面外防内控。紧扣外防输入、内防失控“两个重点”,严把关口、严密排查,在防控阶段,县境内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县乡级临时防疫监测点、在88个村(社区)设立村组临时防疫监测点,派出工作人员24小时全天候轮渡值守,按照“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要求,加强进出县境和村寨人员、车辆的的排查登记,形成由点到线成网的“防疫网”,最大程度的减少外源性输入风险。统筹县、乡、村(社区)、组、户五级力量,逐乡、逐村、逐户、逐人地毯式、拉网式开展排查,尤其是将从湖北特别是武汉务工、服役、就学返乡人员和在云龙经商、滞留游客作为排查重点,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在全县范围内公共场所迅速开展“云南抗疫情”扫码行动,所有公共场所均实行扫码入出制度。

全面监测管理。聚焦滞留在境内的湖北籍和疫情高风险地区的省市人员、与确诊和疑似病例有接触的人员、县外入境人员“三类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监测措施,对所有入县境人员和滞留外省籍人员进行信息排查登记,对“三类人员”实行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码、住所、外出旅居史等信息全登记,并填写入境《承诺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动态准”;严格实行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指挥部每天调度汇总,确保信息掌握全面准确、协调调度高效有力;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县医院医学隔离观察、指定宾馆旅社隔离观察、居家隔离3种方式,对“三类人员”和县外省内返岗教师实行隔离医学观察,最大限度降低隐患和风险;加强滞留人员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努力做好生活保障服务。

全面严实举措。围绕做到防聚集、少流动,把好门、少流入,禁捕猎、禁买卖,停市场、止客事,勤清洁、强防护“五个确保”,暂时关闭一切公众性集聚场所、景区景点,明确餐饮、住宿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和预约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严密排查、严防死守,切实做好出入境人员信息排查登记、体温检测和信息反馈等工作;禁止活禽交易与宰杀,严厉打击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全面排查县内野生动物经营场所,督促业主做好卫生防疫及消毒;强化社会面防控,11个乡镇农村集贸市场休市,暂停客事办理等聚集性活动,最大限度减少聚集性传播风险;配发防护消杀物资,全覆盖开展县级机关、各公共场所、住宅小区消杀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提升民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全面联防联控。坚持以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宣传引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物资保障、强化纪律作风“五强化”为主抓手,深入开展“发红令、亮红徽、扬红旗”行动,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疫情防控红色动员令,广大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投身防疫一线;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大喇叭”喊话、流动广播、张贴标语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县人民政府与11个乡镇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全面压实各级责任;投入财政资金592.19万元,按捐赠意向及时拨付和发放县红十字会接收的捐赠款物,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制定下发《进一步转变作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通知》等文件,加大对乡镇和部门防控工作责任落实的督导督查,确保防控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目前,云龙县尚无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全县全面落实省州党委政府“从全面防控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转变”的工作要求,按照取消原设立的所有临时防疫监测点,取消所有项目复工、企业复产的审批报备;恢复客运班线和公交运营,恢复农村集市和活禽交易,恢复景区景点和餐饮住宿营业和坚持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坚持重点疫区人员隔离,坚持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坚持重点场所测温扫码,坚持企业工地封闭管理,坚持社区村组网格管理,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工作纪律严格落实的“两取消、三恢复、八坚持”工作措施,科学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