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英国女画家在中国待了十多年,留给我们一幅幅珍贵的老中国画卷

想不到,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一位外国女画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鲜明的画笔,记录下她眼中的中国。


她叫Elizabeth Keith(伊丽莎白·基思),1887年出生于苏格兰,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自学成才,成为一名画家。她先后到过日本、中国、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旅行,用画笔记录所见之风土人情。

伊丽莎白·基思


因为喜欢中国文化,伊丽莎白在中国一待就是十多年。


她用木版画记录下一组清朝至民国初期的中国,那些寻常市井,小桥流水,玩耍的孩童、刺绣姑娘、满族贵妇人和京戏演员……


她说:“我一直竭尽全力,把这些木版画,哪怕是最小的细节,也尽可能地画出我对中国的情感。”


感谢她,让我们在几十年后得以窥见那原汁原味的昔日中国风貌。一起来感受那些历史的细枝末节。

雍和宫,北京


紫禁城大门,北京


小亭子,北京


德胜门,北京


紫禁城,北京


前门外,北京


哈德门外,北京


闹市的夜晚,北京


瑞雪,北京


沃土,北京


灵隐寺,杭州


豫园茶馆,上海


锡店,苏州


虎丘塔,苏州


双塔,苏州


春天,苏州


驼峰式桥,苏州


街头乞丐,苏州


阊门外,苏州


紫藤桥,中国


街景,苏州


夜,香港


花街,香港


玩耍,北京


孩子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