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影視:豆瓣評分7.4,一個17歲法國少女的青春叛逆期

援交這個主題一直以來沒少被運用在電影裡面。


刨去那些畫質羞羞的片片以外。


這類題材的電影大多數都把這類少女劃分在邊緣人這一行列之中。


改編自香港真實故事的電影《踏血尋梅》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但其實有的時候,這並非是一個邊緣人的無奈之舉。


它也會是一場與眾不同的探險之旅,它會讓你墜入其中深觸其裡。


就好像這部充滿著原始慾望的影片一樣——



今天八妹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影片叫花容月貌,(點擊文章末尾小程序可以在線觀看)


影片在整體上分為了春夏秋冬四個部分。


伴隨著四個部分出現的還有四首歌曲。


故事從夏天開始在春天結束(呃......也可能是另一種開始)。


用一種超乎想象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一個17歲法國少女的青春叛逆期。



影片一開始就很大膽。


一個窺視感十足的鏡頭裡面身材高挑的伊莎貝爾脫了泳衣躺在海邊。


四下無人的享受著陽光、沙灘、海浪。


可惜少了仙人掌還有老船長。



緊接著鏡頭拉遠才發現這個窺探女主的不是別人而是她的弟弟。


接下來這個鏡頭雖然很裸露但是很讓人著迷。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拍攝手法。


借用影子來表現一個男孩對於性的好奇。


緩慢的移動,不敢觸碰的緊張。


所有的心理活動都在畫面之外可你又真的感受得到。


夏天,是一個躁動的季節。


所以總會要發生一點什麼。


比如,從女孩變成女人。



伊莎貝爾順理成章的誘惑男友菲利克斯在沙灘上來了一次野戰。


在這個過程中伊莎貝爾隱約中看見一個人正在不遠處凝視著兩個人。


沒看清那人是誰的時候真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雖說是黑燈瞎火的,但是偷溜出來幹這事還被爸媽發現那多半是廢了。


然而鏡頭漸漸清晰以後你才發現原來那個人正是伊莎貝爾自己。


她就這樣像一個局外人一樣冷靜地凝視著自己的第一次性體驗。



雖然伊莎貝爾草草的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


但她卻清醒地認識到——


這並沒有她想象中那麼美妙,曾經那個不諳世事的自己從此以後就會徹底消失。



這一切的感受就像家裡人為她慶祝生日時響起的那首歌一樣。


因為你,我知道,別無其他,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不再是你認識的那個小女孩,我不再是以前的我。



這一部分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伊莎貝爾回家以後與全裸走出房間的繼父撞了個正著。


伊莎貝爾無比淡定,繼父反倒是慌里慌張。


於是我在想一個問題:被人撞見光著以後,是該遮臉還是遮敏感部位?


第一部分隨著伊莎貝爾一家的度假結束而終結。


從第二部分秋天開始,我們似乎要重新認識伊莎貝爾了。


她從緩緩上行的電梯中出現。



這樣的鏡頭本該是要迎接明亮的未來的。


可從後背取景又讓人多了一絲擔憂。


伊莎貝爾從這裡踏上了雙重生活之路。



用趙忠祥老師的一句話就可以準確的概括這一部分:萬物復甦,動物們傾巢而出,又到了XX的季節。


伊莎貝爾的援交對象似乎看起來都有那麼點不平常。


謊報年齡的老人,有著特殊癖好的卑鄙男人,喜歡車震的已婚人士。



跟形形色色的人讓她學會了很多東西。


比如先收錢再辦事,比如認識一個人到底是高尚還是卑鄙,比如怎樣勾引回頭客。


一個人認識這個社會的方式有很多種。


伊莎貝爾則用自己的肉體去接觸這個帶著點神秘又又讓人有些許恐懼的社會。



在眾多的男人之中,只有那位最年邁的老人跟伊莎貝爾發生了第二次、第三次的關係。


也正是這位老人終結了伊莎貝爾的瘋狂。


讓伊莎貝爾體會到了被愛護被溫柔以待的溫暖。



在6095這個房間,他們第一次相見,也在這裡最後告別。


這個房間在最初就有一個推進的特寫。


當時就覺得這個房間不一般,結果真就出事了。



老人在床上去世,在伊莎貝爾的身下。


伊莎貝爾沒能救活他只能匆忙的逃離酒店。


她撞破了頭,流了血。這個秋天也終於過去。



看到這段的時候想起了東野圭吾的小說《白夜行》。


那裡面也描述了一段未成年男孩與一個已婚女人差不多的情景。


女人最終也是死在床上,男孩的身下。


只是沒有人知道跟女人發生關係的是誰。


但伊莎貝爾就沒有那麼幸運。



警察通過視頻錄像發現了伊莎貝爾並找到了她的母親。


終於還是沒能夠瞞住所有人。


伊莎貝爾的一切都暴露在家人面前。



沒人會理解伊莎貝爾。


她生活在一個從來不缺錢花的中產階級家庭。


根本就想不出什麼理由會讓她去做這些。



當她被母親說是婊子的時候她笑著看向母親。


在她的笑容裡總讓人覺得暗含深意讓人沒辦法讀懂。


就連她的心理醫生也搞不定她。


看著伊莎貝爾的眼神你總覺得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把對面的男人收入囊中。



本以為發生這一切以後,春天來了,一切就都過去了。


伊莎貝爾也找了個男朋友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可她卻又作死的打開了那部援交用的聯絡手機。


還去6095約見了一位特殊的人。



別說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了,感覺伊莎貝爾就是那種撞了南牆也不一定回頭的倔強。


但或許見了這個第四部分裡面最重要的客人以後伊莎貝爾就醒悟了。



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感覺很難界定這部片子到底屬於什麼類型。


你說它是青春片,可它的主人公只有一個17歲的少女。


你說它是劇情片,可它又滿滿的都是17歲的青春叛逆。



以前的青春片,在表現叛逆期時,不是打架就是喝酒吸毒。


這部片子卻偏偏不屑於那些傳統的叛逆形式。


老生常談不僅沒意思還沒個性。


要叛逆就要來個不一樣的。



於是17歲的姑娘踏上了這條道路。


不為錢,不為情,就為了以自己的方式去認知社會,用自己的身體去體驗極限。


就像導演歐榮在談到這部影片主旨時所說的:


在能得到真正的愛情之前,伊莎貝爾是需要發現自己的,因為只有這樣,愛情才會來到她的身邊。



都說16歲的花季,17歲的雨季,在18歲法定意義上的成人之前,我們似乎興奮又緊張。


那段被稱為叛逆期的時光現在想想其實挺神奇。


突然地某一天開始,我們對一些事情好奇,與父母之間似乎也多了一些不能說的秘密。


有了喜歡的人,有了崇拜的對象,以為打架很帥,以為談戀愛很前衛。



然後,我們就那樣慌里慌張,帶著興奮帶著炫耀的神情走過十七歲,走過了叛逆的那幾年。



現在想來,有時候還會為那時候愚蠢無知的自己笑出聲來。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那段日子,不管你做了什麼樣的事情你都不會後悔,就像伊莎貝爾一樣,帶著不被限制的勇氣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在影片中有一場唯一的課堂上課的場景,在這一場戲裡面學生們背誦探討了一首詩:


蘭波的《No One s Serious At Seventeen》,導演對於17歲的理解與表達,全部都在這首詩裡——


我們並不當真,當我們年方十七。一個美妙的晚上,去他的檸檬水和啤酒,去他的吵鬧咖啡廳燈火熠熠!我們去散步道綠色的菩提樹下悠遊。菩提樹聞起來芬芳在六月的美好夜晚!空氣有時如此溫柔,弄得我們閉上眼皮;帶著種種聲息的風,城市並不遙遠,有葡萄藤的香氣和啤酒的香氣!

關注公眾號:八妹說電影(ID:junjie12306)觀看完整版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