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微”履职大作用:省人大组建代表微信群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浙江日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陈波) “在非常时期建微信群,能够广泛收集民意,是人大代表线上履职的新路径。”2月27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南野农夫生态园营销总监王园园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感言。这名80后“农创客”一直关注着受疫情影响的农业企业,通过微信群提出加强涉农融资贷款扶持、简化农业企业开复工流程等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复或解决。

王园园所说的微信群,是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要求,常委会机关建立的5个代表交流群,涉及生产经营、医疗卫生、基层工作、法律工作、教育工作5大专业领域。目前有294名在浙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加入,截至2月26日共提出意见建议94件(次)、265条,经汇总、梳理报送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相关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集聚专业代表经验和智慧,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是非常时期人大代表高效、精准履职的有益尝试。

对此,省人大代表、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感触很深。此前,他发现部分港口物流园区“一刀切”拒收来自省内疫情风险相对较高地区的出口货物,就把这一情况反映到微信群。让诸建勇高兴的是,5天后,港口物流园区所在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出明确规定,允许所有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货物进入。

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避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加快推广和使用互联网诊疗;确保防控安全前提下,出台吸引外省员工返浙复工的举措……代表们的每条意见建议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据介绍,每个微信群都有一名联络员,由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和相关专(工)委工作人员担任。代表的意见建议一般当天就发送至相关单位,回复和落实情况也会及时推送至微信群,形成了意见提出、办理、反馈的高效互动闭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