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武漢話面臨消失?三分之一的武漢伢不會講武漢話



武漢越來越有大城市的繁華模樣

在這裡忙碌奔波打拼生活的我們

普通話說得越來越流利

卻逐漸忘了從小講到大的武漢話

甚至沒有教下一代講武漢話

你是否還記得怎麼用武漢話說出最日常的話語?



最近一張《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

居然已經有

約30%的武漢少年兒童不會說武漢話!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

武漢有幾乎接近三分之一的小孩

無法熟練使用武漢話

這個數據我們自己也無法反駁

因為你身邊一定也有親戚朋友說一口正宗武漢話

卻只用蹩腳的普通話和孩子交流

完全不給孩子說武漢話的機會



但在重慶卻有97.5%的孩子都能熟練說重慶話

難道我們武漢話沒有重慶話好聽?


重慶人都熱愛重慶話,對重慶話有自信

而武漢人卻已經不讓自己孩子說武漢話了


對此武漢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州國王儲:為了迎合學校推普,使自己的孩子不落後,很多家長明知方言失傳等於地方文化失傳,但為己私利還是會和孩子講普通話。


such:可悲的是家長們看瞧不起自己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母語,以為普通話文明些,其實這是對自己城市的不自信,香港為什麼堅持說粵語,因為他們愛香港,為身為香港人自信。


小小的大媽:不說就不說撒,我感覺伢不說武漢話還好些,有滴人成天就麼斯尼瑪不說武漢話就外碼,好像會說個武漢話就比別個強分把錢?我屋裡吖就是教普通話,把普通話說好了比武漢話有優越感多了。以後出門在外可以有口標準滴普通話,總比武漢普通話強~雖然我屋裡武漢,但是我就是不喜歡武漢話,我也不愛我吖說,可能一起的都在北京,相比武漢話的吖以後普通話蠻難憋,到時候一口的武漢灣管子普通話,我就怕我吖普通話說不好,至於武漢話嘛能不說就麼說。


skysky321:學校不讓說,教了也沒用,學校長期都是講普通話。


李逵的大斧頭:問題是不會任何一種方言總覺得沒有歸屬感,在一個地方長大卻不會當地語言。


武漢的孩子越來越不會說武漢話

武漢話如何傳給下下代?

武漢方言面臨日漸消亡的窘境

武漢這樣有趣好玩的方言

難道註定成為絕響?


bǎn


在武漢

有一種問候叫你哖七鳥冒

有一種聊天叫咵天


有一種稱讚叫你今天好閃啊

有一種表白叫好欠你

有一種約會叫一漏出克玩


在武漢

爸爸叫老特

媽媽叫嗯媽

外公叫爹爹

外婆叫家家


最親的人:老特老孃

最多神經病的地方:樓國亭


最喜歡多管閒事的人:太平洋滴警察

最倒黴的人:災模子

最不能吃的食物:剁餅子


在武漢

有一種犯傻叫樓了

有一種不堪叫稀爛

有一種木訥叫洋務

有一種不穿衣服叫打餈粑、打挑瓜


有一種傻帽叫燕燕

有一種得意叫的裸

有一種顯擺叫發拋

有一種可憐叫照業


在武漢

有一種撩妹叫媚姑娘伢

有一種女人叫嫂子

有一種男人叫老杆


有一種厲害叫有板眼

有一種牛B叫是那個事

有一種傻冒叫嘎巴子

有一種臭美叫吊腰

有一種範兒叫有味


有一種玉米叫苞谷

有一種紅薯叫苕

有一種豆腐皮叫千張

有一種丸子叫圓子

有一種燒賣叫燒梅


在武漢

有一種戲劇叫醜(楚)劇

我國每種地方戲都是以方言為基礎,若沒有了武漢話,楚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珍貴的楚劇戲文化遺產也就無從繼承。


學好普通話很重要,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孩子不能說武漢話。

或許普通話能讓你走的更遠,

但方言會讓你記住你的根在哪裡。

保護武漢話,因為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