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們在家鄉的防控一線當志願者”

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社區是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在祖國和家鄉最需要的時刻,北師大青年學子從未缺席。為貫徹落實學校黨委《致全體黨(團)組織和全體黨(團)員、幹部的一封信》、學校重大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和上級團組織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的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校團委於2月2日面向全校團學組織和廣大團員發佈《北京師範大學共青團關於立即行動起來,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共青團助手和生力軍作用的通知》,號召廣大團學幹部和團員青年按要求做好防疫工作。

2月14日,校團委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動員,鼓勵倡議我校團員青年在徵得家人同意、做好自身防護、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在線上或線下向社區、村委會報到,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有序穩妥參與疫情防控基礎性工作,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北師大團員青年的一份力量。

經統計,截止至2月19日,全校共有22個學部院系129名學生志願者參與到社區(村)組織的聯防聯控一線工作任務中,他們積極響應號召,努力當好疫情群防群控的“戰鬥員”“宣傳員”“保障員”,他們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穿梭於街道上、樓棟裡、社區中,用腳步、用技能、用擔當參與構建聯防聯控的人民防線。

我是青年防疫“戰鬥員”

來自體育與運動學院的2017級本科生王亞楠,家鄉在寧夏省中衛市中寧縣,她主要參與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對過往居民進行體溫測量以及對來往車輛進行詢問和登記的任務中。

王亞楠說:“當看到縣團委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的消息時,我就立即報了名,並被就近分配到中寧縣振興社區。此次疫情形式嚴峻,現在這個階段正是需要有人能夠站出來去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的時候,雖然自己所能做的只有很少,但是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我必須去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我們能儘早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

王亞楠對過往車輛進行登記

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2019級碩士研究生馮雅麗,家鄉在山西省晉城市,她的志願工作是參與出入村口的人口登記檢查,並進行消毒工作。

馮雅麗說:“我的家鄉距離湖北武漢較遠,但晉城市已累計確診10例,這讓大家惶恐不安。我們村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在我的申請下,村委會允許我在村疫情防控點進行站崗巡查。農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在疫情防控點站崗巡查早期,不少村民經常找各種理由進出村莊,我會組織他們進行有序的體溫監測並進行簽字,也正是這項工作讓我意識到了農村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大學生,能夠參與到這場防控疫情的工作當中,我無比自豪。萬眾一心,我相信我們很快就能看到黎明的曙光!”

馮雅麗為村民出入進行信息登記

我是青年防疫“宣傳員”

來自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019級本科的戴寧,發現在網上和微信群聊裡出現了很多關於疫情的不實信息和謠言,這些不實消息和謠言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焦慮和恐慌。戴寧在發現當地政府徵集網絡志願者的信息後,選擇了加入這支網絡宣傳團隊。

戴寧的工作內容是反映公眾問題,求證傳聞真假,轉發權威消息和普及防疫知識,同時也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向當地防疫工作提出建議。

戴寧說:“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志願者遍佈各個行業,跨越各個年齡段,甚至還有臥床在家的老人,我很感動也很受鼓舞。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共度難關,戰勝疫情。”

戴寧在線上進行志願服務工作

來自

心理學部的2018級本科生蔣禕諾,家鄉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

瞭解到社區有志願者的需求缺口,蔣禕諾主動申請加入,希望能為家鄉的抗疫工作貢獻一份力量。蔣禕諾的工作內容是在設立的卡口上協助工作人員登記進出人員的信息,發放社區居民的通行證,同時攜帶喇叭在社區內巡邏,既向居民們宣傳一些防疫知識,也提醒他們注意一些防疫要點。

蔣禕諾說:“在宣傳巡邏時,走在平時人來人往現在卻少有人行的道路上,一想到在家的居民其實都是在家抗疫的戰士就覺得充滿了力量,我希望喇叭裡的廣播聲也能給他們帶去力量,讓他們感受到每天都有人在關心他們。在外志願,雖然彼此都戴著口罩,但是能看見的眼裡流露出的都是溫柔和笑意,我無比相信摘下口罩相見的那天很快就能到來,也向所有推動這一天到來的工作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蔣禕諾進行道路巡邏,進行防疫知識宣傳

我是青年防疫“保障員”

來自教育學部2017級本科的劉興玲,家鄉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

劉興玲在小區的居民群聊裡看到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在這場戰“疫”中一直尋找可以貢獻自己力量機會的她立刻選擇了報名。由於疫情形勢嚴峻,小區採取封閉管理,居民無特殊情況不得外出,所以買菜等日常行為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劉興玲的志願服務工作是,在開發商和物業的統一安排下,每週三次為小區居民免費發放由開發商和物業為小區居民購買的蔬菜。

劉興玲說:“本次疫情湖北為發源地,重災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北人,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能感受到籍貫與自己的密切聯繫。戰“疫”當前,社會上有很多愛心群體在和我們一起戰鬥,雖然我能做的微乎其微,但我的心始終與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緊密相連,向他們致敬!相信我們的祖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也會繼續努力,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劉興玲在社區協助發放蔬菜

來自教育學部2018級的碩士研究生蔣娣,家鄉在湖北省天門市汪場鎮大興村。

目前天門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超千例,在大興村確診病例已有12例,村內防控形勢嚴峻,蔣娣自願報名為村民統計待採購物資並在村內噴灑消毒水。

蔣娣說:“如今疫情形勢嚴峻,城鎮下面各個村落大小路口均封堵,挨家挨戶隔離觀察,無法外出採購生活物資,村委會開始在本村500人的微信群線上統計每家需求,我自願報名統計待採購物資。村委會免費發放消毒水,但量少,我自願報名稀釋消毒水,並在村內噴灑消毒水,讓大家心安。”

蔣娣在統計村民生活物資需求、在村裡噴灑消毒水

來自心理學部2017級的本科生陳菲,她憑藉專業特長,主動報名參加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心聲”心理志願服務,成為了一名電話心理諮詢志願者。陳菲從2月2日開始每天固定服務3.5小時,對重點幫扶人群和有需要的居民開展電話探訪、心理慰藉、資源鏈接、困難人群救助等服務。

陳菲說:“工作期間和大部分居民的通話中,我感受到他們對於疫情的樂觀態度,這也讓我的心態變得更加積極。面對有困難的居民我會盡量安撫,並將他們的需求反饋給社區。服務過程中我可能時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消化來自社區居民的情緒,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我很高興能在這次志願服務中為居民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這不僅讓我體會到強烈的責任感,還帶給我很多力量。”

陳菲在工作群中

大學生志願者,是社會志願行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北師大學生志願者們在當地社區或村委會的指導下,用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他們利用寒假時光,本著安全的原則,參加一場特殊的戰“疫”,他們心中有“國家”,行動顧“大家”,彰顯出北師大青年學子的時代風貌。

同時,校團委面向全校各級團組織發出新媒體戰“疫”徵集令,倡議同學們發揮創造力,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為主題進行新媒體作品創作,傳播權威信息、疫情闢謠和防控知識,傳遞對抗疫一線工作者的敬意和對疫區人民的祝福。

截止至2月19日,共收到來自藝術與傳媒學院、教育學部、法學院等19個學部院系學子投稿的550份新媒體作品,作品形式包括三行情書、主題海報、圖文故事、創意短視頻和原創歌曲等。

部分海報作品

部分三行情書作品

疫情嚴峻,戰“疫”有我!北師大學生志願者主動擔起責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用陽光笑容衝散疫情的陰霾,用實際行動築起疫情防控一線的青春長城,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斷貢獻著青春力量!

-bnuweixin-

排版:黃園園

投稿/加入我們:xwzx@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