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酌時,在一個短視頻上聽到了幾句歌,神,為此定了一下。於是,反覆又聽,直到聽清了一句詞後,才趕緊上了百度……
這首歌的名字叫“暖山”,唱者:劉珂矣。將“暖山”視頻下載後,看著畫面、歌詞聽了三回,儘管酒沒喝多,但還是有點兒醉了!
聽劉珂矣的歌聽出了什麼?竟然會醉!第一是聲音。第二是旋律。第三便是歌詞的內容了!
劉珂矣的聲音,不尖、不膩、不啞、不媚,卻很獨特,甜美、溫潤。似一杯美酒,潔若清水、剔透晶瑩。然而卻在清純中,蘊含著柔和、濃厚和甘綿,醇馥幽鬱而令人回味無窮。
歌曲的旋律,沒有低谷,沒有高潮,似一流溪水,蜿蜒靜淌,繞石穿行。正如她歌中唱的一樣:“來時不亂,去時不慌。”從容、緩慢卻又舒展而自然。
詩一般的歌詞,如吟、如訴,恬靜而委婉,給人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意境和飽含空靈的禪意。再看一下作者,竟然都是出自於劉珂矣自己,才女呀!
宋時的才女李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其詞,譽為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其人,則稱為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女人。千百年來,她的詞被多少人傳頌?喚起了多少新愁舊緒?又吟醉了多少怨女痴男!
今天,劉珂矣的歌呢?讓我們摘錄幾段聽聽吧……
窗外小樓雨闌珊
蘭香拂袖琴聲緩
一弦痴纏 一弦兩岸寬
多少紅葉青梅酸
有時風來有時散
桃花開盡雪花綻
此去經年 山長水又斷
相逢仍是少年衫
——《暖山》
檀板敲垂楊
乍暖小湖旁
夏至未至一陣涼
幾處花燈黃
照飛燕兩雙
似去年隔窗桂枝香
倚人間煙火
四月的風慈悲我
莫笑往事太執著
——《弄戲》
藕花香 染簷牙
惹那詩人縱步隨她
佩聲微 琴聲兒退
斗膽了一池眉葉丹砂
畫船開 心隨他
誰不作美偏起風沙
倚蓬窗 月色輕晃
偶聞得漁翁一席話
——《芙蓉雨》
墨已入水 渡一池青花
攬五分紅霞 採竹回家
悠悠風來 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 把相思放下
十里桃花 待嫁的年華
鳳冠的珍珠 挽進頭髮
檀香拂過 玉鐲弄輕紗
空留一盞 芽色的清茶
——《半壺紗》
風吹來 賞落紅 漸濃
月光下 放海燈 如童
槳聲裡 紙帳中 唱著
雪紛紛了紅斗篷
風又吹 羽葉花 牽藤
半月光 點燃了 書燈
曲欄外 迴盪著 竹聲
誰能繞過這微微的冷
……
——《潑茶香》
畫面的淑雅、恬靜。詞曲的舒緩、陳情。音色的甜美、從容。說她是當今的李清照,過分嗎?
許多演唱的現場,都會看到聽者的眼淚。而聽劉珂矣的歌,您不會有淚,您唯有聽醉。
一首好歌,除了給人以享受,也會帶來無數的知音。如果說,喜愛她的歌的人,都是她的知音的話。那麼,喜愛她的歌的人中,相互之間是不是也能產生出一種知音的關係呢?
知音,來源於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相傳春秋時代的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了,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了!
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大英雄岳飛,不是也在詞句中留下了“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的感嘆嗎?!
自古知音難求,所以,金庸先生才在《笑傲江湖》中,將劉正風與曲洋臨死之前,最後琴簫合奏一次的“笑傲江湖曲”描寫的如此悲壯!
高山流水,琴簫合鳴,一曲悲歌在明月幽谷間久久縈迴,弄弦撫簫間二人相視而笑。
隨著錚一聲急響,琴簫聲立止,毫不拖泥帶水。
“世上已有過了這一曲,你我已奏過了這一曲,人生於世,夫復何恨?”
於心相交,以樂會友。凡人縱有百般不解,又如何?
知音難遇,知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才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較之知音,知己多被說為“紅顏知己”。那麼,紅顏之外呢?還能有別的知己麼?我以為:能!
除了知己朋友,現如今,不是還已經有了“藍顏知己”了麼!何為藍顏?就是指一種遊離於親情、愛情、友情之外男女之間的感情。這種感情可取嗎?我們還是再聽聽劉珂矣的歌吧……
多一份情又怎地
站在別人的雨季
淋溼自己空彈一齣戲
空望他 功成名就又怎地
……
在輕柔緩慢的低唱中,是否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呢!
是啊,人生苦短,轉眼就是百年。更何況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那麼,為什麼不讓我們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多上幾個知己呢?
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心的相知,既然已經遇到了,幹嘛還要捨棄呢?
一睹一瞥之際,一顰一笑之間,唯有相知的人,懂你!
本文從劉珂矣的歌說起,便還在她的歌聲中結束吧……
在山頂揣一袖雲 送給彼岸邊的你
遲遲你不來 風起 吹走山雨
在山頂揣一袖雲 送給路上的自己
山外山上雲外雲 誰在那裡 遙望知己
……
我渴望得到知己,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