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中環、隆基聯合降價 慘烈的產能淘汰正加速到來

自2018年以來,單多晶之間的價格戰一直未曾停息。其中以單晶產業鏈價格的下跌最為明顯。今年一季度,隆基股份便連續進行了三次降價,將P型M2 180μm厚度單晶硅片從5.2元/片降到4.55元/片,隨後的3-5月份,隆基股份每個月的26日左右都要進行降價。在5月25日,上述單晶硅片的價格已經降到了4.25元/片。

如果沒有後面震動的“531”變故,在“630”搶裝潮的催動下,4.25元/片的價格可能是上半年的底部。但是來到6月份,在“531”新政的衝擊之下,相關產品的價格再次迎來斷崖式下跌!相比之下,一季度的所謂“暴跌”只能算是小打小鬧而已。

單晶創上半年最大跌幅

6月14日,隆基再次降價,將P型M2 180μm厚度單晶硅片的價格從4.25元/片降到3.65元/片,降幅14.1%,創2018年以來最大跌幅,僅僅過去11天,在6月25日,隆基再次將單晶硅片的價格調到3.35元/片,降幅8.22%,為上半年以來的第二大跌幅。

與隆基一起進行調價的還有另一單晶巨頭中環股份,中環股份25日在隆基進行降價之前便發佈了降價公告,稱考慮近期市場供需關係及供應鏈的變化情況,對7月單晶硅片價格進行調整。主要調價內容為:

180μm厚度常規單晶硅片價格人民幣3.32元/片、低阻單晶硅片則人民幣3.37元/片。

與單晶硅片價格相對的是,從今年初到現在,多晶硅片的價格從4.7元/片一路降到了2.3元/片。事實上,縱觀2018年單晶的整個降價過程可以發現,單晶的降價往往是跟隨多晶價格而進行下降。以硅片為例,一般單多晶的價差在0.8-1元之間,超過這個範圍,多晶硅片的成本優勢就非常明顯,會對單晶硅片造成打擊;低於這個範圍,那單晶的效率優勢便非常明顯,會對多晶硅片形成擠壓。

今年一季度,多晶硅產業開始普及金剛線切割工藝,大大降低了成本,價格也開始下滑。此後才有了單晶在一季度的三次調價。而四月份的幾大政策,使得市場觀望情緒濃厚,“630”搶裝潮不及預期,多晶價格繼續下跌,單晶繼續跟進調價。進入6月份,受到“531”新政影響,多晶硅片價格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一度跌破成本線,迫使部分廠家開始停工。在6月的上半個月,多晶硅片與單晶硅片的價差一度達到1.8元/片。目前多晶硅片的價格穩定在2.3-2.5元/片之間,通過昨日的調價之後,單多晶的價差再次回到0.85-1.04元片之間。

目前來看,多晶的價格已經有所企穩,但是屬於單多晶之間的爭鬥仍然在繼續。專家預測,目前單晶仍然有降價空間,但是多晶卻有點後繼乏力,亟需技術突破。經過2018年的這一輪價格戰,單晶的市佔率或將進一步提升。

慘烈的產能淘汰加速到來

通過以上可以發現,無論是單晶還是多晶,在今年都進行了大幅調價。其中單晶硅片價格從1月份的5.2元/片降到了現在的3.35元/片,降價1.85元,降幅36%;多晶硅片價格從年初的4.7元/片降到現在的2.3元/片,降價2.4元,降幅51%!半年之內經歷如此大幅度的降價,極為罕見。

這首先與政策收緊造成的市場需求下降有關,“531”新政之後,國內市場需求降到冰點,企業或面臨產品無人可要的境地,價格大幅下降也是意料之中。

市場需求的突然下降與近年來企業的大肆擴張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落後產能的淘汰正在加速到來,企業之間的拼殺遠比冷冰冰的價格數字來的慘烈。在此情況下,只有成本控制最強、產品質量最好的企業才能有一線生機;另外,事先佈局海外市場,能夠將產品出口到國外的企業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於某些企業來說,這是一場毫無準備的生死大戰,技術不夠先進,管控不夠精細,產能不夠前沿,則難免會被淘汰。

活動預告:“Oriel系列光伏材料特性檢測解決方案”在線研討會2018年7月18日舉辦,歡迎大家預約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