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渔船上岸,相距10米2元海鲜价格差一倍,渔民说规矩不能破


肥沃粮田是对农民的馈赠,而无垠的大海则是对渔民的馈赠。鲁北渔村,当地的渔民世代捕鱼。如今禁渔期结束,渔民又能扬帆出海,将美味的海鲜从大海搬运到人们的餐桌上。


九月蟹子肥,渔民将刚刚收获的蟹子倒在港口外贩子的案板上,看着的贩子挑拣分类。蟹子大小不一,价格也相差很多,小点的十元不到,大点的十元稍高。“基本上平均十块钱一斤。”一旁的渔民回应道。
渔民刚刚打上来的八带鱼,只有这一点,估计价格不菲。
收购点上,个头小的皮皮虾、梭子蟹以及海鱼等贩子不要的海鲜,都被丢在了地上。摄影师发现一只长相奇怪的螃蟹,一旁的渔民大哥说这小家伙壳很硬,力气再大也捏不破,他们管它叫千人捏。
渔民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大多都在五十岁以上。大叔背着一袋螃蟹走下船,看起来收获不错。
巨大的赤甲红被仍在地上,但看起来非常肥美。“死了,人家不要,这玩意就这样,死了只能丢,赶不巧一天能丢很多。”
对于这种螃蟹,港口施工的工人最为喜欢,不用花钱,一会就能捡上一大兜。“嘿,晚上的下酒菜又够了。”一旁的农民工大哥看着自己刚刚捡的螃蟹,满脸的皱纹笑开了花。
“两块钱一斤,没带秤,只能估摸着重量来,绝对亏不了你。”大哥边收着船舱中的海鱼边说。大哥说,这些鱼如果被搬到十几米外的岸边,价格就得翻番,至于为啥,大哥说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至于其中规矩,大哥笑了笑,没有再说。“到哪都一样,都是为了挣钱,俺也想多挣点,但上了岸价格俺就说的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