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聊城“八大会馆”之首——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至嘉庆十四年方具现今规模。 是山陕商人集资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商业会馆相互结合的古代建筑群。


聊城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整个建筑由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组成。
南配殿位于正殿的南面,亦称文昌火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设置同正殿相同,即前为献殿,后为复殿。献殿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作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其侧面分别刻有仙鹤祥云的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
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
立碑通高均为6.2米,宽1.2米,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山陕会馆历年维修建设情况,碑阴还刻有各商号名称及其捐银数量。
春秋阁为会馆最后面、最高大的殿宇。面阔3间,上下2层,单檐歇山,灰筒瓦顶,斗拱抬梁式结构。阁前廊有四根木质檐柱,前廊额枋均为木刻透雕,雕饰人物和牡丹、金瓜、花卉等。
聊城山陕会馆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在中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
在聊城商贾云集的明清时期,东关运河沿岸有山陕、江西、苏州、赣江、武林等八大会馆,其中山陕会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
聊城山陕会馆,以它独有的巍峨和俏丽,向今天的人们诉说大运河畔曾经的热闹,诉说当年山陕客商聚得八方财源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