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航拍八道桥,沙漠、胡杨、湖泊相伴,最美巴丹吉林

每年的金秋十月,内蒙古额济纳旗总是以其浪漫迷人、橙红金绿的胡杨林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不过,既然这里属于唐诗宋词里古人吟诵咏叹的漠北塞外,那么除了三千年守望的胡杨林,自然还有寒沙连城、狼烟不绝的大漠和戈壁令人神驰意往!额济纳旗境内有中国第三大沙漠——面积4.7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最著名的沙漠景观就在胡杨林景区最后一部分的八道桥附近。

额济纳拥有2.8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八道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北缘腹地,从胡杨林景区一道桥进入,先后经二道桥、四道桥乘观光车来到八道桥。八道桥是胡杨林与沙漠景观的结合部,这里有着与中国最美沙漠巴丹吉林零距离接触的沙海王国主题运动公园。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不仅是我国第三大沙漠,也是世界唯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向来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本以为八道桥是羌笛幽幽泪色涟,平沙莽莽黄入天的萧瑟荒凉景象,然而到了景区才发现眼前竟然是沙山起伏、胡杨簇簇、碧波荡漾、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简直就是一幅美到极致的漠北江南图!

空中望去,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像金色的海洋,层叠起伏,绵亘天际,被凛冽北风吹出的道道沙脊,棱角分明又流畅无比,凝固成优美的金涛铜浪。而蔚蓝的天空和澄碧的湖水更像是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轻轻地将这片金色的沙海拢在怀里!细心的读者有木有注意到右边沙山有一架白色的飞机,猜猜为何在此?

八道桥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湖水!沙漠给人一种孤寂死亡的感觉,湖水却给人一种生之活力的希望。这里不仅是拍摄沙漠日出、日落的绝佳地点,也是额济纳旗有关部门指定的露营地。在这里,不用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就能感受沙漠的粗犷雄浑和大气壮美;就能体验到沙、湖相伴的无限风情;就能簇拥爱人坐看日升月落、星汉璀璨,尽享浪漫!

金镶玉——蓝得异常妖媚的沙湖就像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这块超级金牌中的一块软玉,温温润润、热烈多情、难分彼此、缠绵不已!而在沙丘的底部、湖岸旁,沙湖则用她珍贵的乳汁默默哺育着胡杨、灌木、芦苇、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芨芨草、骆驼刺等等这些沙漠的孩子们!

世界上的沙漠皆是因缺少水分而生成,但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却有着让全世界都为之费解的沙漠和湖泊共存的奇观:这里不仅有着中国乃至世界最高的沙山——海拔1700米,相对高度502米的吉格鲁沙峰,而且沙山之间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内陆湖泊,约有100多个,更为神奇的是,这些湖泊即便严冬也不结冰。

水是地球这个蓝色星球最为神奇的东西,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奇迹的创造者!死寂的沙漠一旦有了水的滋养,立即就变得灵动而生机勃勃,八道桥的沙湖除了给附近的人类和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大漠生态文化。

浅滩湿地,芦苇摇曳,深潭碧水,鸥翔鱼跃,近岸背风处的沙窝,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恣意生长:绿黄橙红,攒着劲延续生命的希望!一个个湖泊、一个个沙窝就是一个个坚强的生物圈,就是一个个创造生命的沙漠奇迹!

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多为咸水,不能饮用。而湖岸周边长势茂盛的植物,也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并且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从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沙漠中的湖岸线上沉积有白色的盐碱钙华。

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顺着湖岸一直延伸着多条轮廓优美的沙脊,沙脊之间形成许多如水波、似耳廓、象蜗壳一般的沙窝。除了漫漫黄沙,一泓泓碧蓝的湖水,还有沙窝中那丛丛簇簇如火似金的胡杨、沙柳、黄蒿、沙米和骆驼刺,为沙漠平添了几分生命的气息!

巍峨高耸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美好的湖泊、湿地,丛丛点染的胡杨、沙棘,这些都构成了八道桥所在巴丹吉林沙漠迷人的独特气质!没到过敦煌?没见过鸣沙山、月牙泉?这儿多的是呢!碧绿深蓝的湖水坚定地为沙漠中的心形泉、月牙泉、半月泉、满月泉补充着水分!这里没有栏杆和绳索的牵绊,你大可身披轻盈的红纱,赤脚漫步沙漠泉边,完成你梦寐以求、浪漫迷离的阿拉伯风情大片!

当然,到沙漠来玩,肯定得体验一把摩托、越野车沙海冲浪的酣畅刺激。另外,在有沙有水的八道桥玩一玩骑骆驼、滑沙或者是赤脚登沙山等项目,虽然这些杂乱的脚印会将沙丘丝质般的肌肤破坏得神采黯淡。不过不打紧,大自然会用它最擅长的暴力美学将这些痕迹一夜间抹掉,当你第二天再度来到这里,也许同样会发出惊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据说八道桥集巴丹吉林沙漠的“雄、秀、奇、险、幽、旷、绝”为一体,是摄影爱好者和沙漠探险越野爱好者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亦是观光客们追求的终极沙漠景致,当夕阳缓缓披上华丽的金袍冉冉降落时,金红色的沙漠和碧玉般的沙湖,立刻容光焕发的盛装出迎,金碧辉煌、水天茫茫,配合着游客们的狂热欢呼,古人的诗词意境似乎在此得到完整的解读和升华——美到极致的八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