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SEGA Saturn主机25周年 缔造无数经典的“次世代主机热潮”双雄

1994 年11 月22 日(二)在日本地区首卖,与Sony「PlayStation」主机共同掀起首波次世代主机热潮的SEGA 电视游乐器主机「SEGA Saturn」,今(22)日正式迎接诞生25 周年纪念。

SEGA Saturn

Saturn 是老牌游戏厂商 SEGA 旗下首款以光碟为标准储存媒体的电视游乐器主机,配合其第 6 代的位置而以太阳系第 6 行星「土星」命名。在 3DO 率先于 1993 年底开启了高效能 3D 绘图与大容量光碟的 “次世代主机” 时代后,于隔年 11 月在日本首卖,比 Sony 初试啼声的「PlayStation」早了 11 天。曾发行包括《VR 快打》、《Daytona USA》、《飞龙骑士》、《樱花大战》、《冒险奇谭》等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游戏。

《VR 快打 2》

Saturn 配备2 颗HITACHI 研发的32 位元CPU「SH-2」,自行研发的图形处理晶片「VDP1 / VDP2」,YAMAHA 提供的音效晶片「SCSP」,2MB 主记忆体、1.5MB 绘图记忆体与512KB音效记忆体,2 倍速CD-ROM 光碟机(512KB 缓冲区),内建256Kbit 存档空间,配备2 组控制器连接端子与1 组扩充卡插槽。

SEGA Saturn 的主机板(取自维基百科,由 Evan-Amos 拍摄)

Saturn 由于配备 2 颗 32 位元 CPU,因此号称是 64 位元 “级” 的主机。初始设计方针是采用 2D 处理能力为主、3D 处理能力为辅,加上记忆体较 PlayStation 多,且具备扩充能力,因此在 2D 绘图吃重的游戏如格斗游戏等有明显的优势。但在 3D 绘图方面的表现较为落后,并未继承 SEGA 在大型电玩领域的 3D 优势。

初期双方以日本为主要战场,虽然 Saturn 的价格较 PlayStation 贵 5000 日圆,但是在本家丰富游戏阵容支援下,Saturn 一开始在日本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比对手早一步突破 100 万台大关。不过 2D 为主、3D 为辅的设计方针,让 Saturn 在方兴未艾的 3D 游戏风潮中屈居下风。加上在 Mega Drive 时代贡献大量营收的欧美市场,因为 SEGA 自己对次世代主机经营方针的摇摆而导致销售不振。且 Saturn 的硬体架构较为复杂。难以压低制造成本,在对手频频祭出价格战策略时对 SEGA 造成沉重的财务压力。在情势难以挽回的状况下,SEGA 于 1998 年决定提前结束 Saturn 的经营,并于同年底抢先推出新主机「Dreamcast(DC)」。

接续 SEGA Saturn 的 SEGA Dreamcast 主机

Saturn 最终的全球销售台数为 926 万台,仅达前代 Mega Drive 的 3 成。后续的 Dreamcast 也只卖出约 1000 万台。由于连续两代主机在商业上的失败,SEGA 最终决定退出主机硬体市场,转为纯软体开发商。

香槟金配色的 SEGA Saturn 试作机

近年来许多厂商纷纷推出昔日经典主机的迷你复刻版产品,如任天堂的迷你红白机、迷你超任,与Saturn 同世代的PlayStation 也推出了迷你版,SEGA 自己也配合Mega Drive 诞生30 周年推出了迷你Mega Drive。如今适逢 Saturn 诞生 25 周年,相信有不少玩家非常期待 Saturn 也能推出迷你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BANDAI 日前也宣布会推出 SEGA Saturn 的迷你版......塑胶模型!想怀旧的玩家不妨可以参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