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打造公安“铁军” 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

-----公安灞桥分局党委抓队伍建设创新侧记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讯(文/图 记者 谢斌 晁阳)平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平安,是人民群众心灵深处最朴素的期盼;平安,是公安工作永恒不变的追求。由于西安和国际化大都市接轨的大趋势,从而也为公安队伍赋予了新的重任,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党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以“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紧扣政治建警总纲,坚持忠诚“育”警、变革“强”警、监督“束”警、优抚“暖”警,着力提升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推进西安公安蓬勃发展、切实担负起确保城市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神圣使命撑起了平安之脊。

忠诚“育”警培植信念之根

“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俗语都说明了打牢事物基础的重要性。在公安系统中,各公安基层单位就是基础。“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是公安队伍建设基本要求,队伍建设一直以来就是公安机关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那么,公安灞桥分局党委如何抓好公安基层单位的队伍建设呢?

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党委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队伍实际,组织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在2017年里,共组织中心组集体学习21次。去年6月30日,灞桥分局举行了“不忘入党初心,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党日活动,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党员代表等共100余人重温了入党誓词,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毅刚结合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5.19重要讲话的学习和思考,为与会人员讲了专题党课。

面对当前公安工作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把“忠诚”烙印到思想深处,坚定广大民警的理想信念?公安灞桥分局全体民警积极参加全国政法大讲堂和西安市公安局公安大讲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党课教育,各支部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60余场次。抓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主体责任落实,分局党委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班子成员工作中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团结一致、自觉履职、积极干好本职工作。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政委、纪委书记、教导员厘清职责,协助书记抓党建、抓班子、抓作风、带队伍。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既管人又管事、既管业务又管队伍,确保制度清单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要求,先后组织全局民警观看警示教育片8次,努力做到防线前移,警钟常鸣;严格执纪问责。从而锻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公安队伍,是保障各项公安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可以说,公安灞桥分局党委很好的把忠诚为民的优良作风根植在了民警心中。

坚持政治领航 铸造忠诚警魂

一个人,要有精气神;一支队伍,亦然。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公安队伍建设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成为全警面临的重要考题。公安灞桥分局党委认为,思想决定高度,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思想上,首先要确立政治领航,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根本原则。大力加强民警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政治坚定、对党的忠诚刻在民警的灵魂中,熔铸到民警的血液里,永葆公安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多年来,公安灞桥分局始终把“社会治安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公众安全感:以派出所为单位,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三委会”成员,汇报派出所工作,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各窗口单位认真抓好便民利民措施落实,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强宣传,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对全区676名“两代表一委员”和60000余户固定电话户主,开展了逐人入户工作,发放模拟调查问卷,汇报公安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建立“硬机制”。要建立过硬的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引导民警遵规守纪,灞桥分局党委在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结合岗位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长效队伍管理机制,以规范的管理机制强化公安队伍的“刚性”管理手段,从苗头上、源头上抓好队伍管理,纯洁公安队伍,坚决杜绝公安队伍发生违规乱纪的行为。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灞桥分局,一场场主题教育活动犹如一场场接力赛,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成为铸造忠诚警魂的有力抓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触及思想、锤炼灵魂。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以“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为主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对照整改、建章立制。可以说,公安灞桥分局党委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突出特色务求实效,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融到灵魂里。

打防结合发挥公安“看家本领”

打防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和“看家本领”,也是人民群众衡量公安工作的重要标准。公安灞桥分局党委领导班子从群众反映的社会治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找准困扰社会治安的症结,确立了“以打开路、打防结合、打出声威、防出实效、标本兼治、守护平安”的打防观。

群众看公安,主要看治安,治安怎么样,关键在打防。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地处西安市东郊,农村面积广大,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治安情况复杂。为建设平安“灞桥”、法治“灞桥”、和谐“灞桥”。同时,公安灞桥分局以主动防控型警务为模式,以加强重点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巡防为重点,采取网格化巡逻、巡警联勤武装巡逻、机动车巡逻与摩托车、自行车、电瓶车、徒步巡逻和驻点值守等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全覆盖巡逻,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巡防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巡逻密度和力度。

分局党委按照“五个坚决不发生”的要求,狠抓了情报信息收集研判、重点人员排查稳控等各项措施的落实。突出辖区特点,每天安排警力160名,不断强化治安检查站的查控。去年,灞桥分局各检查站共查车11.5万余辆,盘查人员34.5万余人次,确保了进出西安“东大门”的安全。同时,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灞桥分局以“一标三实”工作为抓手,对辖区的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责任到人、落实管控措施,确保了辖区平安稳定。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其实,除过日常的打防结合,灞桥分局党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社会治安形势,及时明确打防重点,调整打防策略,剑指影响当地社会治安的各类突出问题。

在记者看来,公安灞桥分局正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队伍,着力组织发动群众加强治安防控,形成技防、人防良性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见群众、接地气,注重练就亲力亲为的功夫,可以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在各项工作中,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公安工作的新变化。

记者手记:奏响“灞桥铁军”最强音

回首过去,一路豪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不平凡的过往, 承载着辉煌和收获。建设平安“灞桥”、法治“灞桥”、和谐“灞桥”的强音依然激昂、依然清晰。

其实,队伍建设是一篇读不完的文章,一首写不完的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梳理公安灞桥分局队伍建设时,其实还有很多的亮点没有展现。比如说,“严”“优”相结合,在队伍建设上,既要用机制性约束公安民警,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脱下“人名警察”的职业外衣,每一位民警都是普通“人”,灞桥分局党委在从严治警的同时充分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对民警的家庭、生活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从休息、从福利、从待遇上体恤民警,加强民警从情感上对单位、对集体的认同,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热爱工作,以在集体中为荣,以在队伍里为幸。

不仅如此,活跃警营文化,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这些都是队伍建设中的诸多工作。为了全力推动精准脱贫,灞桥分局12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各承担1户困难群众的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干部尽职尽责,按照省市区扶贫工作的标准要求,不等不靠,一户一策,因人施策,精准扶贫。

公安灞桥分局为何能取得好的成绩?其实这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公安灞桥分局队伍建设就是从基层单位抓起,从每一位民警抓起,努力将公安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召之必来,来之必战、战之必胜”的“铁血”队伍。如今,公安灞桥分局又站在了“提速升位”新的起跑线上。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追求,昭示着灞桥分局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雄关漫道上,必将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追赶超越 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