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不用羨慕別人,這種劇我們也拍出來了

以前,一有人向熊推薦網劇,熊是毫不猶豫的拒絕的。

成本低、製作粗糙、演員尬演都讓熊望而卻步。

直到《白夜追兇》的出現,徹底顛覆了我對網劇的認知。

豆瓣9分,對於國產劇來說可以算是封神了。

說它重新定義了國產懸疑片也不為過。

可惜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再沒有一部懸疑網劇能提起熊的興趣。

直到它的出現——

《罪途》導演: 馬小剛主演: 韓樸俊 / 朱顏曼滋 / 李心敏 / 何索

有別於一般的網劇,《罪途》只有3集,每集時長60分鐘左右。

每集節奏緊湊,懸念抓人。

開場的五分鐘,就牢牢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

在2005年的某一晚,一輛在鐵路上疾馳的火車,因為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封堵了前方的路被迫臨時停車。

兩個沒有臥鋪票的乘客偷偷潛入臥鋪車廂想蹭座,卻發現八個集體暈倒的乘客。

此事驚動了列車乘警。

乘警逐個叫醒昏迷的乘客,唯獨一個胖大叔怎麼叫都不醒,翻過身一看,

人死了。

深夜的雨天,封閉的列車,有人死亡;

典型的密室殺人事件

不用我多說你們也應該知道犯人必然就在這列火車上。

看到這你很容易聯繫到阿婆那部經典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一樣的作案環境,一樣撲所迷離的死亡。

如果你認為這不過又是一部模仿經典的拙劣之作,那就錯了。

殺人事件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名為“真相”的深淵等待著你去探索。

下面讓我們一起化身“名偵探”,踏上這趟死亡列車,去破個案……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昏迷的八個人的身份。

退休教導主任,吳健;

護工,秋紅;

醫學代表,劉惜之;

生意人,老趙;

網店店主,王超;

打工妹,周新雪;

研究生,韓家斌;

以及清楚知道每一個人身份的記者,梁夏。

記者之所以會上這趟車,是因為有人匿名發信息告訴他,十年前他報道的某起案件,有新線索了。

當他上了車才發現,這七個人全部和當年那件案子有關!

而更詭異的是他們全部假裝不認識彼此!

這一定不是巧合。背後肯定隱藏了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十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記者拿出一張十年前的報紙,用手指了指當年他寫的一篇報道:

少女身陷四角戀爭風吃醋意外死亡。

當年一個名叫徐囡囡,被校園暴力導致脾臟破裂,送醫院急救,卻因為麻藥過敏,一個年輕的生命在手術檯上凋零。

車上的吳健就是當年的教導主任;

劉惜之是當年做屍檢的法醫;

王超和韓家斌是參與校園霸凌的其中兩人;

周新雪是徐囡囡的好朋友;

秋紅是當年校醫助手;

老趙是學校小賣部的老闆。

換言之,十年後,有人將所有與事件相關的人員聚到了一起,精心佈置了一個局。

兇殺殺人離不開三個目的:第一為錢,第二為情,第三為仇。

錢殺第一個可以排除,徐囡囡只是一個學生,不可能牽涉到錢財糾紛。

那為什麼徐囡囡要被校園暴力?

王超說她是不乾不淨的人,到哪兒都會被欺負。

因為徐囡囡在單親家庭長大,父親遊手好閒,全靠離異在外打工的母親給他們寄錢過活。

久而久之,學校就開始瘋傳“徐囡囡的母親是妓女,她是放蕩母親生下的女兒”。

被貼上這種標籤,欺負和傷害如影隨形。

終於,悲劇還是發生了。

劉惜之負責給徐囡囡的屍體做檢查,除了死因是因為麻醉過敏致死以外,

她還發現了另一個不得了的事。

徐囡囡在死前曾經遭受過性侵!

那為什麼這事沒有被曝光,那是因為教導主任出面把這事壓了下來。

出於“學校聲譽”考慮,他賄賂了劉惜之,讓她刪減了屍檢報告上不利於學校的內容。

這個瀆職行為被記者梁夏曝光,因此斷送了自己的法醫前程。

從校園暴力到校園性侵,事件真相的迷霧越來越濃。

誰是性侵者?

教導主任究竟還隱瞞了什麼?

老趙和徐囡囡又有什麼聯繫?

一個謎題接一個謎題,一個反轉接一個反轉,牽扯著觀眾敏感的神經。

至於結局誰是兇手,背後的真相就留給你們自己看了,熊不劇透。

在場的八個人雖然都沒有直接導致徐囡囡的死亡,

但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麼在不作為的眾人眼前隕落。

從某種意義上,他們都或多或少沾有徐囡囡的鮮血。

就像網飛出品的那部美劇《十三個原因》一樣,校園裡和漢娜有關係的12個人,都有造成漢娜自殺的原因。

《罪途》裡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秘密,一場兇殺案,使我們得以窺見其背後一連串飽含痛苦的故事。

《罪途》的野心無疑是很大的。

披著“東方快車作案”的外衣,實則去探討校園霸凌、性侵、行賄受賄、家庭暴力種種問題。

作為一部網劇,主創本可以秉承著流量為王、博人眼球打造一部肥皂劇。

但他們選擇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直面真實而殘酷的現實。

如果說表現形式上模仿的是《東方快車謀殺案》,那麼本片有著和《熔爐》般沉重的內核。

不是誰都有勇氣去觸碰這個灰暗的現實。

校園暴力,兒童性侵即便放到現在,在大眾眼裡依然屬於“禁忌話題”。

大家彷彿默許了罪惡的存在,就好像片中周新雪一樣,明明一直知道徐囡囡遭受校園霸凌,卻一直不敢發聲。

正如《我沒有說話》這首詩裡說的:

納粹殺共產黨時,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迫害猶太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殺工會成員,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是新教徒;

最後當他們開始對付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我發聲了

我們不能成為施暴者,但也不應該做一個冷漠的旁觀者。

沉默有時候也是一種犯罪。

當年那怕有一個人出面制止,徐囡囡的結果都可能會不一樣。

《罪途》製作人在首映式上表示,她和她的團隊“是一群想要在短暫的有生之年做有意義的事兒”的年輕人。

佩服他們敢於為那些慘遭苦難的人發聲,除了講好一個故事,更多了一份社會責任感。

從片尾字幕的旁邊,我們看到近年來打擊針對兒童的犯罪,控制家庭暴力的新聞內容。

不得不說,《罪途》的格局超過其他網劇。

當然,《罪途》也並非沒有缺點,推理過程有BUG,懸念設置有硬傷。

但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下實屬不易,就衝這熊也想為主創團隊鼓掌。

引用《熔爐》裡那句經典臺詞: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儘管聲音再微弱,也要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