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游记」从后藏入疆——沿叶尔羌河奔向塔什库尔干

2016年,一路向西,向着西藏、向着西藏以西、普兰-阿里-日土-三十里营房-叶城-塔什库尔干-喀什。

从川藏线到新藏线,转入G315、G314。

由新藏线进入新疆后,从三十里营房开始,遥遥无尽头的道路~~~

如果说新藏线挑战的是高度,那么沿叶尔羌河和塔什库尔干河行进的这段路挑战的就是难度。亲历了沿途寸草难生的恶劣生境,荒芜难得的绿色中生存着塔吉克族人家。

图片没有绚丽的色彩,却是大自然纯碎的原调,真实的记录……

三十里营房海拔3600米,是新藏线上最大的国防军事要塞,新疆军区边防十三团驻地,一支当年打得印军丢盔卸甲的英雄部队。小镇由部队机关、医院、营房、兵站等一个个院落组成,除了部队家属,老百姓集中在小镇边缘开饭馆、杂货店或修车,大多是四川等内地来的。三十里营房是新藏线上最大的食宿服务点,其地名来历并非营盘连绵三十里,而是叶城至此330km之简称。

我们不得已在此停留半天,在一个军人家属开的小饭店里用餐。这里很少有游人,蔬菜等食物都是从叶城运来,故饭菜价格较高,品种有限,无非是西红柿炒鸡蛋,青椒土豆丝啦,这实际上也是一路上吃的最多的!

下午1点半才被特许上路,目的地是叶城。G219与喀拉喀什河相依,满目雪峰,翻过柯克阿特达坂4909,宽阔的叶尔羌河谷呈现,路况时好时坏,过麻扎达坂4969后,乔格里峰8611赫然入目,遗憾的是不能停车拍照。

至叶城的330公里,行驶中按规定走走停停,8日凌晨4点进入灯火通明的叶城,大城市啊!

这一天的经历够传奇,但不可多言~~~

因为特殊情况,不能随便停车,几乎所有照片都是车行颠簸中拍摄,不够清晰,见谅!

大清早喧闹的叶城就车水马龙,库尔班大叔的毛驴车更多地被小电动斗车取代。城市构架大,绿树成荫,气温如夏、海抜1000米。

昨日今朝两重天。

这里是新藏线G219的零公里处。

(叶城县位于新疆西南部,距乌鲁木齐1500多公里,距喀什市260公里。南依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北接开阔平原,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畔上游。叶城县国土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俄罗斯、乌孜别克等13个民族分布,其中维吾尔族占93%、汉族占6%、其它少数民族占1%。叶城县与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0多公里)

出城沿叶尔羌河向北再向西,上环叶和高速,下高速入泽普县,X484、穿过全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叶尔羌西岸向南沿X504穿越一片诡异沙漠和叶河河床(上游12公里修大坝)、X615经喀群乡、莎车县霍什拉普乡、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等,沿着叶尔羌河和塔什库尔干河,行驶了大约200多公里土路,这是此行路况最难走的一段,狭窄崎岖,峭壁犬牙交错,又有一段夜里行路,第一次感到路途遥遥无尽头~~~

凌晨3点半终于上G314奔进塔什库尔干县,哈,那种畅快~~~

全天330公里行驶14个小时,其中包括四次检查站(各半小时),虽然行路之难,但是风景独好,风情独具,接触到最淳朴善良的维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等乡村村民,看到了河谷中最简陋的石土泥房民居,以及他们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态生活状态。

一路的艰辛、勇敢的面对、团队的互助和坚决的推进,也许再难以超越……

阳光明媚的塔什库尔干县(3300),在帕米尔高原的萨雷勒岭雪山(多国界山,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与著名的慕士塔格(7059)和公格尔山(7649)的环抱中,红其拉甫口岸(巴基斯坦)和卡拉苏口岸(塔吉克斯坦)相邻,雪山脚下的塔合曼湿地牛羊游走成群。

翻过3700米垭口进入克州阿克陶县,沙山与白沙湖相依(3400)。沿G314及康希瓦河奔向目的地喀什。

原本5-6小时的路,用时13小时,只为一段路修路,封闭整整四个小时,一排排的车队用塞着路面,等待中的故事,只有行者才会拥有苦中作乐的感受。恢复通车后的情景一定可想而知……

公格尔峰

慕士塔格峰

万里行历时15天,行程6千多公里,从川藏线北线穿越到川藏南线,再深入后藏,登上世界屋脊的屋脊,又转向新疆线,穿行于原生态的南疆河川……

难忘的经历,凝聚着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