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灭绝》评测

《巨像之咆哮(Shadow of the Colossus)》和《进击的巨人(Attack On Titan)》等杰作充满敬意,却又没能很好地抓住其精髓的时候,就会做出像《灭绝(Extinction)》这样的游戏。这并不是说《灭绝》缺乏刺激爽快的战斗乐趣,只是笔者希望它能更好地借鉴之前几部作品里的氛围、多变性以及探索感。

游戏最大的卖点是一群叫做Ravenii的巨魔,他们不断地进军,想要击杀所有的人类。而抵御这些侵略者就成为了12小时游戏流程的主题。这些巨魔只能通过攻击后颈将其斩杀,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玩家需要进行一系列杂耍一般的动作来移除盔甲,斩断四肢。

将巨魔斩首的感觉始终是很爽的,尤其是当怪物马上就要踩扁一群平民的时候。但是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就不那么让人愉快了。首先,在巨魔身体上攀爬时的手感真的很差,意外跌落简直是家常便饭。更糟糕的是,玩家有时候还会卡在像裆部或者腋窝这样的地方,那画面简直惨不忍睹。没人会喜欢这种事情,而且这一点都不好笑。笔者只能尽量不去想象我们可怜的英雄Avil泡在敌人恶臭汗水里的场面。

将巨魔斩首的感觉总是很爽的。

游戏特定关卡的目标一般包括:通过传送水晶撤离一定数量的平民;击杀一定数量的Ravenii以及它们的爪牙;在规定时间内保持目标建筑的完好。平民阵亡以及建筑被破坏会降低玩家的得分,这意味着如果用时过长任务就有可能会失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笔者很享受这一机制带来的紧张感。

《灭绝》中地面战斗的感觉非常飘,非常街机范,有些类似于《真三国无双(Dynasty Warriors)》系列的风格。Avil可以利用多变的方式攀爬、滑行和跳跃,在关卡中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快速移动。笔者并不认为所有游戏中的战斗都需要做得像《黑暗之魂(Dark Souls)》里那样困难。但是在这个游戏里,每当玩家面对一群和人类体型相似的爪牙时,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地按下攻击键。然后期望自己能打出更多伤害,并且尽量少被敌人击中。长此以往,战斗就变成了一项无聊的苦差事,而非一项能有所收获的挑战。

爪牙的种类也并不丰富。除了一种会飞的敌人以外,其他的特殊敌人几乎都是普通爪牙的加强版。除了体型更大、攻击更强、生命值更高以外,并没有其他本质上的区别。与他们战斗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技巧,即使玩家通过购买新能力提升了Avil的等级,也不会给战斗本身带来太多改变。

巨魔的种类十分单调。

正因如此,救援平民可能是笔者最不喜欢的任务类型了。在这类任务里,玩家往往需要和一大群小兵进行一系列冗长的战斗,从而将它们的注意力从平民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然后带着平民逃出重围。由于游戏中缺乏群体控制和伤害的手段,这样的战斗很快就会变得十分无聊。

巨魔Ravenii的种类同样也显得十分单调。从头到尾它们都是一群迟缓、笨重、双足行走的食人巨兽。带盔甲的巨魔需要更多次数的攻击才能造成伤害。某些持有特殊武器的巨魔可以对玩家和周围建筑造成更多伤害。有些巨魔穿有带刺的装备,玩家只能攻击特定的区域,否则就会损失生命值。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具备独特的设计感,也丝毫不会改变玩家与它们之间的战斗方式,所有的特殊巨魔都仅仅是在原始模板上做出了一些细微改动。

当设计者迫使玩家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游戏体验有时变得更加糟糕。面对拥有尖刺骸骨装甲的Ravenii时,玩家必须诱使它们发动某种特定的攻击来破坏自己的装备。但是笔者始终没有找到能够稳定诱发此种攻击的方法。所以同这些敌人的战斗往往就变成了胡乱攻击和四处跳跃,然后绝望地看着自己的灭绝点数(extinction meter,积累满之后才能触发斩首)一点点下降。

虽然《灭绝》明亮的色调,结实的打击感和惊悚地背景设定没能成功营造出“人类灭绝倒计时”的氛围,但是游戏剧情倒是有一些有趣的转折。角色们的配音大多非常棒,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某位重要配角劣质的英国口音,虽然她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都很棒,但这样不必要的设置确实削弱了人物的整体表现。

如果玩家不喜欢观看NPC首脑们在任务间隔那几分钟的谈话,还可以选择尝试每天变换内容的每日挑战模式以及难度更高的灭绝模式,后者需要玩家在敌人无止境的进攻之下尽可能久地防守城镇。这些模式都是让笔者能够重复打开这个游戏的原因,因为它们弥补了《灭绝》主线中相对欠缺的可重玩性,给游戏增加了一些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