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镜头下:东三省的最后一家火柴厂,守护着最后一抹光


火柴曾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今却处于消失的边缘。图中的延边吉星火柴厂是东三省最后的一家火柴厂了。老旧的车间里仍然是原始的设备,工人还延续着传统的制作工序。


图为刚刚蘸出的火柴,放在车间的一角
1987年到1997年这十年是吉星火柴厂最好的日子,自1998年起,国内火柴企业开始全线萎缩,各大火柴厂相继破产或倒闭。
图为机器切出的火柴梗。
图为火柴制作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序——蘸药,蘸药的质量决定着火柴的发火质量。
用火柴烧火做饭,逢年过节用火柴点香,放鞭炮曾是几代人的成长记忆,但现在,人们再也不需要火柴了。
80岁的吕希增老人曾是火柴厂的设备管理员,厂里的机器维修他样样精通。
72岁的李宝军,当年就是包装车间的主力,连续六年被评为工作能手。
做了五十年的操作工,今年73岁的他,依然记得火柴厂辉煌的历史。
盒装是火柴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将10盒包成一小包,这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如。今厂里的工人大多是中老年人,也许火柴最终会推出历史舞台,但至少现在,这些工人们希望能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