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徵集」這項全市都在參與的徵文活動,你還沒投稿?

根據天津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部署,面向全市黨員幹部開展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津沽大地紮實實踐”徵文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本次徵文要求緊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緊密結合學習新思想、展現新作為、建功新時代的理性認識,緊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紮實實踐、“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的經驗做法。既可以是學習感悟的“微體會”短文,字數在1000字以內;可以是總結工作、實踐案例的研究報告,字數在3000字以內;也可以是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文章,字數在5000字以內。

徵文結束後,本市將召開天津市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工作交流會,總結活動經驗,交流學習體會,推出一批典型經驗和學習成果。徵文中遴選出的優秀作品還將編入《天津市黨員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會文章集》。

再次重申下,本次徵文活動的截止時間為2018年9月30日,投稿郵箱為:zwzbsh@126.com,還沒投稿的要抓緊時間啦!

來看看本期優秀徵文——

準確理解 奮力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市委巡視辦 杜學濤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的思想,偉大實踐需要偉大的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緊密結合新的時代特色和實踐要求,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這一重要思想寫入黨章、載入憲法,充分反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體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對於凝聚中華兒女團結奮鬥的磅礴偉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一、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

根深則葉茂,源遠方流長。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劃時代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那些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在新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方位下,既有內生動力,又有時代烙印;既有理論根源,又有實踐檢驗,經過長期努力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

第一,總書記作為新時代的領路人,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做出了決定性貢獻。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很大程度上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紮實的實踐基礎、深厚的經驗積累和深邃的理論思考。梁家河七年歲月,總書記是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這種任隨雲捲雲舒、花開花落的淡定,收穫到一部不著一字卻可以受用終生的人生寶典。從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經歷遍及各個領域、所有層級主要崗位,每一層級都歷練多年,紮紮實實而政績卓著。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胸懷天下、心憂人民,一路實踐探索、思索提煉,寫下中國共產黨人的完美答卷,構成新思想的內在風骨。

第二,時代是思想之母。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世情、國情、黨情呈現的新特徵、新趨勢,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時代背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尤其是作為其思想理論結晶的中國理論更加為世界所矚目。如何在變幻莫測的時局中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堅強定力,如何在稍縱即逝的機遇中贏得“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戰略主動,迫切需要黨的創新理論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成功應對當今時代深刻變化的理論結晶。

第三,馬克思主義是理論之宗。理論因其科學而具有穿透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理論精髓和價值理想。理論惟有“常新”才能“常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應用,立足於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與時俱進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問題之“的”,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完善和發展,將馬克思主義這一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成果往前推進一大步,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飛躍。

第四,實踐是理論之源。歲月銘刻奮鬥的艱辛,時代印證鏗鏘的腳步。5年時間見證中國逆流而上擊水中流,告別貧窮落後的減法,向著富起來的加法,奔著強起來的乘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不斷刷新中國速度和中國標準。“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在中國的年輪上挑戰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斗轉星移,滄桑鉅變,這條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由此抵達一個新的起點。正是在不斷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理論自覺,創造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特色

沒有思想的時代,就像沒有舵的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其與時俱進、不忘初心、實事求是的理論品格,展真理之旗、掌時代之舵、揚復興之帆,構成綱目兼備、邏輯嚴密、科學系統的“同心圓”,深化了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燈塔、精神航標和行動指南。

第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引。理論的光明照耀著道路的寬廣,理論的偉大成就著事業的輝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戰略洞察當今世界、當代中國,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回答黨和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課題,用“八個明確”深刻闡釋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思想內涵相聯繫,用“十四個堅持”進行具體謀劃,構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基本立足點和著力點。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邏輯和理論體系,必將引領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第二,體現深厚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4000多字的內容,84次提到人民,傳遞著人民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釋了人民主體性的價值意蘊,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將維護人民主體地位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裡,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利歸天下,譽屬黎民,體現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高原則。

第三,彰顯以天下為己任的世界氣度。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對世界發展、人類未來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共產黨人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使命,體現著黨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匯聚著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嚮往的最大公約數。

第四,強化自身建設的政治動員。黨是在13億多人口大國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理想最崇高,使命最艱鉅,事業最偉大。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確保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為黨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指明瞭接續奮鬥的前進方向。

三、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巡視工作向縱深發展

思想的光輝照耀嶄新的時代,凝聚起無往不勝的磅礴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下功夫。總書記在“1•5”講話中強調三個“一以貫之”;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進一步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持之以恆、毫不動搖。巡視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舉措,黨之利劍、國之利器,就要用政風肅紀的霹靂手段和零容忍的有力舉措,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邁出新步伐。

第一,深入貫徹習近平巡視工作思想。理論創新定航標。習近平巡視工作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抓好巡視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要學習領會其科學內涵。牢牢把握總書記對政治巡視職能定位、創新方式方法、善用巡視成果、強化整改落實、依紀依規巡視等方面要求,指導巡視工作在鞏固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要貫徹巡視工作方針。始終堅持習總書記“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巡視工作方針,牢牢把握髮現問題是巡視工作的生命線、推動解決問題是巡視工作的落腳點。要堅持以人民中心的價值取向。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堅持人民群眾痛恨什麼、反對什麼,就重點巡視什麼、糾正什麼,把群眾路線貫徹到巡視工作各環節、全過程。

第二,堅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把握新時代巡視新任務新要求,持之以恆、一以貫之的發揮利劍作用,持續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在政治高度上突出黨的全面領導,在政治要求上抓住黨的建設,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根本政治任務,以“四個意識”為政治標杆,查找政治偏差,發揮政治“顯微鏡”和政治“探照燈”作用。要提高巡視工作質量。按照總書記“黨組織建立到哪裡,巡視巡察就跟進到哪裡”的指示要求,統籌部署、科學謀劃,創新組織形式、改進方式方法,使巡視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要強化巡視成果運用。改進巡視反饋機制,加大黨內通報力度,指名道姓,亮醜揭短,形成巡視震懾“場效應”。明確成果運用任務、時限、要求和標準,壓實責任、完善機制、督查督辦、嚴肅問責,發揮標本兼治戰略作用。

第三,積極構建監督體系。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權力的監督。要破解這一難題,必須探索出一條實現自我淨化的有效路徑。要形成監督合力。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充分發揮巡視在黨內監督體系中的獨特作用,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戰略地位,以黨內監督帶動和促進其他監督。要推進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有機統一。深入學習貫徹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形成巡視巡察、派駐、監察三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構建發現問題、糾正偏差、懲治腐敗的有效機制。要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推動巡察工作向基層拓展,加固籬笆,補齊短板,把利劍直插基層,探索巡視巡察成果運用、信息共享等聯動的途徑和方式,同向發力。

第四,努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表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巡視幹部要先學一步,多學一些,深學一層。注重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當前和未來相結合的方法,深化對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基本要求的認識,努力學到真諦、悟到真理。要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帶頭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堅定擁戴核心、忠誠緊跟領袖的高度自覺,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勇氣擔當、履職盡責的過硬本領。要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增強“八個本領”,做到“五個過硬”,練就一種敏銳、透徹、深入,能準確抓住問題要害的能力,認真履行黨章賦予的神聖使命,堅決維護巡視這個“金字招牌”。

精準補齊發展短板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寧河區教育局局長 馮恩山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段表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黨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認識與精準把握。伴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教育的主要矛盾也相應表現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教育需要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教育的需求是剛需,如何瞄準剛需,解決好教育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新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任務。

寧河區現有小、初、高在校學生近5萬人,經過多年努力,率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驗收,率先完成基礎教育信息技術“三通兩平臺”建設,為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全區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比較突出,具體表現為城鄉、區域、校際差距還比較大,教育發展水平與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優質教育資源難以滿足家庭不斷增長的需求,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大班額現象依然存在,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等,這些都是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所在,是亟待補齊的短板。

針對這些短板,寧河區教育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增福祉、謀民利、解民憂、補短板、強弱項為目標,著重解決教育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全力推進教育改革,堅持學有所教、教有所成、成有所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不斷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幸福安康提供堅強保障。

1.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區域學位緊張短板。將教育佈局納入全區總體佈局統籌謀劃,制定了《寧河區基礎教育設施佈局規劃(2017~2022年)》,為全區未來教育發展提供規劃遵循。加快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建設,完成2016年立項的6個項目,完成2017年立項的11個項目,推進2018年新立項的5個項目;加快推進蘆臺一中遷建工程、橋北新區教育配套工程和橋北新區實驗學校新建工程;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提升工程,推進操場專項建設工程;到2020年規劃在蘆臺老城區內再建10軌制的小學、初中各1所,造甲中學在原址上改擴建,淮澱鎮出讓區新建6軌制小學1所,淮澱中學在原址上改擴建,學前教育布點63所。

2.推進教育資源共享,補齊師資不均衡、學科不完善短板。堅持教師輪崗制度,每年確定一定數量的骨幹教師到邊遠農村學校任教,引領教學、教研活動,提升農村學校教學水平;繼續推進藝術教師全區統籌使用,進一步深化2012年開始運行的藝教下鄉機制,確保全區學校音、美等藝術課開齊開足開好;推進學區化辦學的探索與實踐,從教育行政體制、人事制度、集團化管理和區域教學教研協調方面,做好先驅研究,開展校校聯盟、大手拉小手、強校幫弱校等工作,搞好“名師講堂”與“精品課堂下鄉”活動,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強與區外交流合作,搭建平臺,借勢發展,如推進與北京四中網校和“中國好課堂”組委會的深度合作,推進蘆臺二中與天津四中的合作,推進寧河區與和平區的合作等,通過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為培養教師搭建平臺,為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疏通渠道。

3.加大隊伍建設力度,補齊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充分短板。繼續實施“三名”培養工程、新教師培養工程和校長研訓工程,全面實施全員練兵、全員考核,加強幹部考核問責力度,實施後備幹部、骨幹教師“孵化”工程,為新建校、薄弱校和幹部調整做好優質師資儲備;成立寧河區基礎教育發展專家資源庫,開設寧河區基礎教育名師大講堂,做實民進天津市委會名優教師寧河工作站項目;承辦“創新杯”全國優秀青年教師教學藝術大賽,為全區教師搭建高規格觀摩研討展示交流平臺;全面實施《寧河區教育系統“隊伍建設年”實施方案》,從機關隊伍、校長(園長)隊伍、一線教師隊伍、教研員隊伍、督導隊伍等方面,細分培養對象,系統組織個性化培訓,強化評估獎懲,提升專業能力,提升工作水平。

4.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補齊學生素質發展不充分短板。緊緊抓住教學五環節(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緊緊抓住新高考改革,做好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設置、選課走班、職業規劃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與指導;強化畢業班管理,提高畢業班教師能力和水平;實施學生素質拓展項目,構建學生綜合素質拓展的課程體系,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推進多層次教育教學聯合體建設,通過跨區聯合體引進外省市、外區優質教育資源,通過跨鎮聯合體發揮區內優質學校的示範輻射作用,通過鎮內聯合體發揮鎮域內學科教研、師師互動的便捷優勢,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5.推進教育協調發展,補齊教育整體發展不平衡短板。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完善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建立殘疾人終身教育康復服務體系,完善醫教結合管理網絡;推行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全面推進成人教育,利用網絡平臺,優化社區培訓,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構建校外教育資源平臺,滿足少年兒童多樣化需求;加快老年教育發展,在蘆臺城區內新建一所老年大學。

6.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補齊黨建工作弱化短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持續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校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充分做好黨建工作與學校業務工作的有效融合,積極推進“五好黨支部”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強對幹部的日常監督和管理,進一步糾正“四風”問題,深入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東麗區新聞中心 郝振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必須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精準有力。作為新聞媒體,必須在改進和創新正面宣傳,增強主流媒體引導能力,形成強大輿論聲勢上當先鋒、做表率,使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成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行動指南。

一、提高政治站位,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奠定堅實思想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科學回答了新聞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大意義、職責使命、基本遵循、工作方法、工作重點和隊伍建設等問題。

要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新聞輿論工作就必須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並在實踐層面形成一套完善、與之匹配的支撐體系。作為區縣級新聞媒體,在工作實踐中,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全員的理論武裝,把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做到入腦入心,付諸行動。東麗區新聞中心黨員幹部在學習中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立意高遠、高屋建瓴、振聾發聵,說出了全黨和全國人民共同的心聲。大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總結過去5年工作,深入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指明瞭方向。

新聞中心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徐春生在發言時說,我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新聞輿論工作使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提出的4點希望。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來自新聞戰線的基層黨代表、新聞中心播音員李佳娟表示,我們要深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新聞輿論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視傳播手段的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今後的新聞輿論工作中,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標準,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把我們的鏡頭和話筒深入到火熱的生產一線,對準基層,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東麗好聲音,講好東麗故事。

二、堅持正確導向,使之成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

主流媒體能不能堅持正確導向,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輿論環境,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社會和諧。為此,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實踐中,新聞中心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及時在“兩臺一報一網”開闢了“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專欄,組織記者深入採訪,連續報道,形成聲勢。《東麗新聞》注重宣傳形式創新,關注不同層次受眾的接受心理和需求,面向基層、面向群眾,採編鮮活生動、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作品,推動十九大精神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把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大論斷和戰略部署、戰略安排講清楚、講明白,讓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今日東麗》利用多個整版的篇幅對全區各界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了集中宣傳。《廣播電臺》通過《法治與社會》等欄目,分專題對學習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動態跟蹤報道。《東麗在線》在開設的“十九大專題報道”專欄中,滾動頁發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內容新聞、天津東麗客戶端發佈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相關新聞、新華社客戶端發佈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相關新聞。在東麗要聞和在國內/外新聞專欄中,每天都有十九大相關新聞信息發佈;外眼看東麗專欄中,轉載市級媒體關於東麗區十九大方面的新聞。除此之外,公益廣告刊播錦上添花。利用各自媒體,全方位刊播發公益廣告。東麗廣播電臺在《東麗新聞》及重點新聞節目前後播出十九大宣傳公益廣告,並在整點時段滾動播出;東麗電視臺製作播出十九大公益廣告宣傳片,在《東麗新聞》前後及整點滾動播出;《今日東麗》也在四版刊登了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的公益廣告……

三、牢記職責使命,全面提升新聞輿論工作者對事業發展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這是對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最集中、最鮮明的概括。他同時指出,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鍛造新聞輿論人才、加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建設指明瞭方向與路徑。新聞中心作為區域宣傳的主陣地,肩負著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社會職責和歷史使命。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聞輿論工作者要聚焦“五個重點”,堅持“黨媒姓黨”,站穩人民立場,堅持“政治家辦報”。始終恪守職業操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謳歌新時代,激勵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風貌,投身到新聞輿論工作之中為指導思想,新聞中心先後舉辦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幹部職工詩歌朗誦會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堅定不移跟黨走》交流研討會。在組織8名來自一線的編輯記者進行交流發言,分享新聞工作中的感受和體會的同時,還有計劃地組織2名新聞主播深入幫扶社區與基層群眾零距離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期間,新聞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魏俊香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做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為題,為中心全體黨員幹部進行了宣講,引起了強烈共鳴。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要進一步提高新聞輿論工作能力和水平,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增強主陣地意識,服從服務大局。主流媒體要在激烈競爭中彰顯優勢,同時必須以積極而為的原則,及時找準區域工作重點、難點和群眾的關注點組織新聞報道,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瞭解區情的慾望,為受眾者提供更具見地、更有價值的信息精品,不斷提高主流媒體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和聲望,增強人民群眾對主流媒體的依賴度和信任感。

二要實踐“三貼近”,創新正面報道形式。創新是提高新聞宣傳質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徑和動力,新聞輿論工作,必須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要求,不斷創新,把“嚴、實、深、細”的管理理念貫穿在新聞“策、採、編、播”全過程。

三要加強班子和新聞隊伍建設。強化班子成員和中層幹部對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切實增強新聞媒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要關口前移,進一步加大新聞輿論工作者的學習培訓和實踐鍛鍊力度,堅持政治理論培訓和宣傳業務培訓並重,領導幹部培訓與專業人才培訓並重,大力提高人才隊伍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

四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奮發有為的工作熱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挺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精神脊樑,忠實履行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