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452米超高层施工项目多项新技术应用,不得不佩服中国建筑


建筑面积共1002887㎡,其中地下368277㎡,地上634610㎡,地下7层,地上7层裙楼,T1塔楼95层, T2塔楼65层,塔楼T1屋面装饰体最高点452m,塔楼T2屋面装饰体最高点315m。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第一高楼。


T1塔楼钢结构概况 T1塔楼为核心筒+框架+伸臂桁架+环带桁架结构体系 核心筒: 8层以下剪力墙设置钢板剪力墙 外框钢结构: 20根外框柱 5道桁架层 2道伸臂桁架 T1塔楼用钢量约6万吨
环境保护绿色施工
混凝土泵、电锯房、木工棚等设隔音罩采用吸音材料遮挡。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关闭或背向居民楼。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关闭或背向居民楼。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建议设计改变钢板剪力墙形式,减少钢板剪力墙加强层数和优化连接方式,经过设计单位进行再次核算,最终将初步设计的钢板剪力墙底板到25层,改为核心筒外墙至地上8层、内墙至地上5层。之后我部通过吊次分析决定减少一台动力臂塔吊配置。节省大量钢材和能源。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地下室和裙房的隔墙原设计全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体,项目以节约砌体材料、节省墙面抹灰、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和增大使用面积等几个方面同业主和设计协商,采用120厚实心隔墙板代替200mm厚混凝土砌体,节约了砂、水泥、水等自然资源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逆作法施工技术:经前期论证,相较全部顺做法(内支撑)施工,本方案预计可以使地上部分结构提前60天结构封顶;且以正式梁板结构起到换撑作用,免去内支撑临时构件的施工、拆除,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工地废弃物的排放。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逆作区贝雷架上用于首层34m高度模板支设的主梁和次梁均采用塔楼外框钢梁和核心筒电梯井内钢梁型号,逆作区模板拆除后,可全部用于塔楼正式结构中,节省了逆作区施工中型钢支撑工具材料。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地下室超高、超厚外墙单侧支模体系施工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核心筒模板体系选用铝合金+WISA大模板配合使用。除核心筒外墙、电梯井内部分墙体设计为WISA大模板外,塔楼外框柱和其余墙梯梁板模板均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新型模板循环利用率高,减少了对木材的消耗,砼成型效果好,节约抹灰材料。巨柱桁架式背楞,无需设置对拉螺杆。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项目专门成立超高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小组,结合国内外超高层超高泵送技术成功经验,提前设计、试验、优化超高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保证350米、460米的超高泵送质量,同时对材料利用进行优化配比,保证材料效能的充分发挥。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优化基坑支护方案和深基坑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约束和限制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具备条件的均按照永久绿化的要求进行场地绿化。

绿色施工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 该项目将基于欧特克软件平台创建的BIM 信息库服务于施工项目管理。在施工前,项目团队依据设计蓝图构建项目整体BIM模型,同时对各专业设计图纸进行“错、漏、碰、缺”查验和优化,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沟通解决,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因图纸问题而带来的损失,提高施工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应用BIM技术对钢结构、施工进度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图纸深化强化各专业单位沟通协作,提高工作
绿色施工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 智能爬架体系的应用 液压爬模技术的应用术
绿色施工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 T1塔楼选用两台21米布料机,T2塔楼选用两台19m布料机,均满足一泵到顶的要求。 布料机设置在核心筒电梯井的爬模架体上,此种工况在竖向空间能够避开钢构件及爬模架体、且能满足核心筒的混凝土布料要求。
绿色施工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 底板直径40mm钢筋采用专业传送、切割、套丝半自动化加工设备,保证直径40mm钢筋的切割和套丝质量,提高工人操作效率。
绿色施工新技术及创新技术应用 新型混凝土节水保温养护膜应用
项目针对高强混凝土采用了新型混凝土节水保温养护膜,整片薄膜可以与混凝土表面良好粘贴,保湿效果可以达到14天以上,与传统养护方式相比,起到了节水节能、绿色环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