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兒子,你走的這十年,爸爸過的一點也不好……”

作者 | 扁扁

來源 | 銳視界

時間真是快啊,一晃十年就過去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是一個令全部中國人萬念俱灰的時間。

一場天災襲來,頃刻間地動山搖,無數生命隕落,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曾經秀美的汶川瞬間變得滿目瘡痍。

東經103.42度,北緯31.01度,這個位置從此成為華人之殤。

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十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災難,猶如一根紮在心底的刺,每當記憶翻滾,便會令我們再次沉浸到巨大的痛苦中,痛到窒息。

倖存者憶起地震那一刻,依然歷歷在目

45位來自汶川和北川的青年回憶10年前

視頻來源@央視網

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彷彿都有一個閘,關上的時候看起來若無其事。

但一旦打開,所有回憶便如洪水般湧來。

十年前,我們經歷天災,每個人都害怕而惶恐。可同時,我們也曾眾志成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十年了,雖然很痛,但我們不願意忘記,也不敢忘記。

那些讓我們疼到徹夜難眠的畫面,那些讓我們暖到心尖的瞬間……都是我們這輩子放不下的惦念。

假如愛有天意

王珺

01

5月13日早晨,

震後第二天。

天空陰雨綿綿,

死亡的恐懼漫天。

救援人員在都江堰聚源中學拼命營救,

有900多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

這是第一個被活著救出來的女孩子,

她叫高營,

當年讀初三。

攝影師@王炬亮

劫後餘生四個字,

在這個稚嫩的生命裡,

體現的淋漓盡致。

那一刻的她,

看到身邊的斷壁殘垣,

自己還能夠活下去,

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02

同樣也是在聚源中學,

一名年輕父親踉踉蹌蹌地緊跟救援人員,

盯著一個又一個被“撈”出來的小孩。

在無數次希望升起又落空後,

他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可惜,

已經沒了呼吸。

看到冰冷屍體那一刻,

他瞬間癱軟在了地上,

之前強撐起來的堅強全都消逝不見。

他放聲痛哭、捶胸頓足,

只恨自己無能為力,

只恨自己的命不能換來兒子的命。

可倔強的父親又不肯放棄,

緊緊握住孩子沾滿泥沙的手,

想為他傳去這人世間最後一絲溫暖。

“兒子,

如果這一握,

能把你拉回‘生’的這一邊,

該多好啊……”

攝影師@朱建國

他堅持地握了很久很久,

最後還是鬆開了手,

兒子,真的走了。

08年5月26日出版的《時代週刊》

選用此圖做封面

03

學校化為一片廢墟,

家長都趕來了,

他們捧著孩子的照片,

聲嘶力竭地呼喊著

每個心肝寶貝的名字。

整整一個班,

沒有一個孩子逃出來。

圖源@東方IC

他們多麼希望在這破敗的磚頭下,

能夠搜尋到一個鮮活的生命。

可終究只能抱著遺像,

哭到肝腸寸斷,

再和孩子依依不捨道別。

攝影師@翁洹

我們曾無數次幻想,

幾十年之後的天倫之樂,

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卻忘了這一場意外,

徹底擊敗了無數家庭所有的奢望。

04

綿竹市漢旺鎮東汽技校,

幾位家長神情肅穆。

他們從廢墟中扒救出來的孩子,

早已沒了呼吸。

攝影師 @張棟

不相信兒子就這樣沒了的母親,

悲痛欲絕撲向廢墟,

哭成淚人的姐姐只能攔住……

攝影師 @張棟

明明中午還在眼前活蹦亂跳,

怎麼突然就天人永隔了呢?

“孩子,

你走的太倉促,

媽媽捨不得!”

05

一位爺爺跪倒在石堆中,

明明四周還有綠樹生長,

可毫無生機可言。

人沒了,家散了。

人到暮年,

卻還要經歷如雷轟頂的災難,

誰解其中味?

圖源@東方IC

多少人以為自己身體健康,

老來可享盡兒孫福,

可誰知道,

這世界也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

06

看到橫躺在眼前已經冰冷僵硬的孩子,

媽媽撕心裂肺。

而媽媽的媽媽還要忍住淚水,

守護自己的女兒。

那一刻,天都塌了。

媽媽的心碎了啊……

身旁的人想上前去攙扶,

可伸出的手卻停在了半空中。

或許,

唯有宣洩才能讓這個遍體鱗傷的母親,

更好受一些。

攝影師@王炬亮

那曾是自己抱在懷裡怕丟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寶貝,

如今卻一片白布遮體,

與世訣別。

@圖源網絡

好不容易挖出深埋地下的孩子,

可他卻已經帶著滿身的傷痛,

離開了。

@圖源網絡

平日裡,

恨不得一個人掰成三瓣拼命工作。

努力賺錢,

只為孩子規劃一個美好的未來。

可如今,

那些美好的打算又有何用?

07

失去孩子的媽媽,

向記者展示著手機裡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兒剛剛洗完澡,

自小就有一腔愛美的天性:

頭戴浴帽,

擺著可愛的pose,

對著鏡頭俏皮可愛。

圖源@視覺中國

居民樓下,

一位中年男子喊著哥哥的名字,

曾經幼時一起長大,

搶過同一包零食,

穿過同一件衣服,

手牽手、肩並肩的那個人,

真的找不到了。

攝影師@賀延光

“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

再堅強的男兒,

也難以經受這天大的打擊。

失去至親摯愛,

實在是太痛太痛了。

08

什邡市洛水鎮李冰村的山崗上,

埋葬了108位學生。

他們沒有墓碑,

沒有墳冢。

有的只是一塊塊簡陋的磚頭,

和生硬的編號。

他們甚至都沒有名字,

一塊磚,

一個數字,

就代表了一個人的一生。

攝影師@嚴志剛

牆上貼滿了尋人啟事,

可此生,

還會有人撥通這個聯繫電話嗎?

@圖源網絡

09

很多去世的孩子,

身上只蓋了一抔黃土,

就被掩埋在泥土之中。

每一捧黃土前,

都有絕望的“倖存者”。

他們中很多人哭累了,

呆呆的坐著,

也有很多人趴在土堆上,

這塊離骨肉最近的地方,

再髒再冷都不肯起來。

“孩子,別怕,

媽媽在呢,

媽媽陪著你……”

@圖源網絡

他們想給予孩子這世上所有溫暖,

想給他最美的歸宿,

可這一切,

永遠只能是想想了……

10

一個孤獨而弱小的身影,

落寞地坐在一塊大石頭上。

他靜靜地凝望著對岸,

那裡曾是一所小學,

映秀小學。

他,

曾在這兒上過課、唱過歌,

學過知識、犯過錯,

老師的誇獎,同學的笑鬧,

自己喜歡的女孩,

一起玩耍的夥伴……

可如今,

這些全都不在了。

攝影師@許海峰

一個女孩獨坐在坍塌雜物中,

靜靜地看著腳下破碎不堪的山河,

那裡,

掩埋了她這一生曾經最珍貴的回憶。

圖源@視覺中國

人在災害面前,

究竟是多麼的無力和渺小啊,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那些曾經無比熟悉的過去,

那些在我們生命中出現過的人,

一個一個凋零。

11

在一堆屍首中,

一位老人抱頭掙扎,

親人逝去的痛苦,

鋪天蓋地襲來。

要有多堅強,

才能在如此天災面前,

保持一絲鎮定?

@圖源網絡

高樓夷為平地,

從來都不只是視覺上的變化,

死亡,失去,痛苦,折磨,噩夢……

地震帶給我們的傷痛,

天地同悲,

只有在天災面前,

才能讓我們瞭解,

活著,

究竟是多麼足夠幸運的一件事。

12

十年前,

我們經歷了太多絕望和死亡,

卻也感受到了,

太多生的渴望和人間溫情。

一堆坍塌建築中,

一個卡通書包顯得格外亮眼。

書包底下是孩子的胳膊,

整個身軀都被牢牢地埋在地下。

@圖源網絡

在他的僵硬的手裡,

竟然還牢牢握著一隻筆。

即使灰塵染遍了整隻手,

到處都是磕損的傷痕,

可他卻始終沒有鬆開緊握的手。

@圖源網絡

孩子,

一定很痛吧,

你一定很喜歡讀書。

如果你還活著,

該是個多麼溫潤的少年啊。

13

這扇牆,

整個都塌了,

可唯獨結婚照片還掛在牆上。

一生一世一雙人,

生命或許無常,

但愛情永恆。

不知這對夫妻,

是否現在還能相依相偎……

圖源@視覺中國

孩子,

雖然你早已去了遠方,

可媽媽從未忘記你,

你曾經來過這人間一趟……

攝影師@張棟

無數遇難者生前的影像,

見證了他們生前的快樂,

飽含著曾經他們多彩的生活。

即使已經不在了,

可總有人在心底裡,

深深掛念著你們。

十年了,

這些離開家的人兒啊,

你們還好嗎?

14

廣漢機場上,

一直在前線處理傷情的護士杜鵑,

在地震後第一次跟外界通電話。

家人悲痛地告訴她,

四位親人已經不在了。

這個堅強奔走四方的姑娘,

無助地捂住眼睛痛哭不已。

無情的天災奪去了她的至親至愛,

可她卻親手救下了無數人。

在那些能夠重獲團圓的家庭裡,

卻再也沒有一個杜鵑了。

攝影師@駱永紅

當時,

很多營救人員在天災面前,

都拋下了自己的小家。

她們有的是新任媽媽,

狠心丟下自己的孩子,

卻盡心竭力地為災區失去父母的孩子餵奶。

@圖源網絡

總有一些看似尋常卻很偉大的“小人物”

在無聲處,

默默拼盡全力。

15

這是一對災後相逢的夫妻,

他們曾多少次以為對方早已不在人世。

這一相逢,

這一眼,

抹去了之前多少次的深夜痛哭。

好在彼此都還好好活著,

終於相見的他們喜極而泣。

以後的人生,

終於又有了希望。

攝影師@劉瑾

失而復得的不僅是家人,

更是那一顆已經墜入冰窟的心。

16

媽媽地震時牢牢將孩子護在身下,

在緊緊相偎中離去,

就連救援人員都無法將她們母子分開。

圖源@視覺中國

中年父親揹著孩子長途跋涉,

他走了很多山路,

淌了很多水路,

鞋底磨穿,腳趾磨破,

雖然知道背上的寶貝早已沒了呼吸,

可他還是要走下去。

攝影師@秦樓

即使知道你已經離開,

但仍然不願接受,

一腔執念,

不放的雙手,

兒子,下輩子,

希望我們還能相遇。

災害無情,但人有情,

即使會悲傷、會難過、

但我們不會倒下。

17

汶川大地震中,

在營救人員的肩上,

扛起了千千萬萬的生命。

他們誓死救援,

告訴自己,

也告訴那些在天災中,

恐懼悲傷的人們:

我們,絕對不會放棄一條生命!

請祖國和人民對我們放心!

圖源@東方IC

他們總是與時間賽跑,

不放過任何救出生命的可能。

攝影師@楊衛華

攝影師@魯海濤

他們齊心協力運送著每一位傷員,

不論撲面而來的雨有多大,

腳下的路有多崎嶇,

他們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攝影師@陳慶港

他們夜以繼日,無眠無休,

餓了啃包乾糧,

渴了喝幾口涼水,

困了就轉身躺在斷壁殘垣上,

短暫的休息。

圖源@視覺中國

他們從不會輕易離開現場,

只在沒有人員需要解救的情況下,

小憩一會兒。

圖源@視覺中國

實在累的走不動了,

就直接睡在馬路上,

天為被,

地為床。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他們有一腔的熱血,

卻更滿是柔情。

看到稚嫩可愛的孩子,

也會強忍住淚水去逗他開心。

“孩子,你可知道,

你這一笑,

撫平了叔叔心裡多少的痛啊……”

@圖源網絡

沒有人天生就是大英雄,

他們都是最最平凡的普通人,

可這群英雄戰士,

卻把體力耗費到極限,

只為讓更多人活著回到這個世界!

18

還記得“空降兵十五勇士”嗎?

@圖源網絡

當時,

這支空降兵小分隊臨危受命,

冒著生命危險,

從海拔4999米空降汶川地震震中地帶,

偵察災情,

打開了空中救援通道。

@圖源網絡

是他們給了汶川人民希望,

給了全國希望。

所有人都被這十五位空降兵所折服,

當時有個小孩,

舉著“我要當空降兵”的橫幅,

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圖源網絡

這個男孩叫程強,

後來,

他真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夢想,

成為一名空降兵,

甚至還是“黃繼光班”的班長,

成為最優秀的空降兵之一。

@圖源網絡

所謂薪火相傳,

大概不過如此。

空降兵的勇士後繼有人,

我們,

並沒有沉浸在悲痛中,

而是致敬重生,

生生不息!

19

除了程強,

十年前還有很多

善良而勇敢的孩子。

他們的出現,

讓沉浸在悲痛中的我們,

心中多了一抹亮光。

攝影師@楊衛華

“敬禮娃娃”郎錚被困29小時

獲救後第一時間

向救他的解放軍叔叔敬禮致謝

攝影師@陳燮

“吊瓶男孩”李陽

在醫護人員指導下

為困在下面的學生輸液

攝影師@嚴志剛

“可樂男孩”薛梟被困80小時

被救後表現得十分樂觀

向救援人員要可樂

這些稚嫩的靈魂,

他們曾經的勇敢感動了無數國人,

而後來的他們,

也大多完成夢想,

成為這場災難歷練的勝者。

無論什麼時候,

不在命運面前低頭的人,

一定運氣不會太差。

20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天災無情人有情。”

這些十年前,

曾經縈繞在我們耳旁的救援號召,

也是我們一直秉承的前行理念。

十年前,

幾乎所有學校都舉行了捐款活動,

那些平日裡都捨不得買糖吃的幼小孩童,

將自己辛苦積攢的壓歲錢拿了出來,

全數捐出。

@圖源網絡

好多四肢不便的乞丐,

即使生活都難以維持,

也掏出了自己僅有的積蓄。

@圖源網絡

善良是天生的,

它與我們是否富有、

是否健康全然無關。

天災面前,

人人都願意獻出一份愛。

曾以為愛的反義詞是不愛,後來才發現,愛的反義詞是遺忘。

十年了,我們不願意遺忘,不是因為我們喜歡抓著過往不放,想要用傷痛來麻痺自己,而是因為我們心底的那份愛。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那場地震中喪生的人,那些英雄,那些勇士,總要被記得。

我們記住災難,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270秒航拍,穿越汶川10年,祭奠逝去的同胞,也祝福這重生的家園,視頻@人民日報

知乎上有個問題火了十年,“倘若時光倒流,你最希望回到哪一刻”?

一個回答讓所有中國人淚目:

“我想回到2008年,告訴每個四川同胞,5月12日14點28分,汶川會發生強烈地震。”

@圖源網絡

我們紀念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是為了喚醒心中的那片柔軟,是為了感受那些勇敢和溫暖,是為了警醒自己,學會預防災害,

比起那些遇難者,我們已經足夠幸運了,未來的日子裡,萬莫辜負這份“幸運”。

愛若不息 ,希望不止。

十年了,現在我們過得很好,只是,依然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