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養多肉經驗:上海多肉這麼養,秒變肉嘟嘟!


今天這位肉友養多肉也有四五年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位的養殖經驗以及澆水的理念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座標上海魔都 好多人認為多澆水肉肉就可以長胖,其實不是這樣的,多肉植物的祖先生長在乾旱地區,根部長期吸收不到水分,為了生存漸漸莖和葉子肥厚起來,靠體內儲藏的水分維持生命。
所以水多了它只會一味的一直往上長,那樣的話就直接徒長了!只有在控水之後,讓它有缺水的概念,在下次澆水的時候肉肉才會利用葉片來蓄水,葉片才會肥厚,當然這期間還要結合太陽的多曬!
但是也不能太乾,太乾的話葉片也會幹癟,因為裡面儲存的水分慢慢消耗光了,所以這個澆水是個大學問,一定要控制好!
除了剛上盆還在緩根狀態的肉肉外,在根系已經長好的情況下,春秋生長季節一般性大半個月一次水就差不多了,每次澆透!早晨或傍晚澆水!
而夏季,因為肉肉都已經進入休眠或者半休眠期,哪怕是夏型種,到了35度以上都是會進入半休眠期的,水多了根系吸收不了,時間久了就容易爛根。
而且夏季是病菌侵入的高發期,長期溼潤,更容易悶壞和黒腐,因此一個月澆水一次足夠了,每次少量不澆透!最好是挑天氣涼爽有風的半夜澆水最好!
夏季的氣溫很熱,江南的夏季你們都有數的,又悶熱又潮溼,而且雷陣雨特別多,一淋溼立馬又是大太陽,是肉肉的大忌!
葉片上面的水珠不立馬吹掉,就如同放大鏡一般,把肉肉的葉片灼傷!因此夏季一定要遮陽,遮雨! 夏季度夏4要素:遮陽,遮雨,控水,通風。
冬季也是同理 一個月澆水一次,每次少量!挑有太陽的大中午澆水,水溫保持與室溫差不多,要不太涼的話根系受不了!
5度以下不澆水,-3度以上保持盆土乾燥,在南方,是可以在室外過冬的!前提是一定要保持盆土乾燥,否則盆土溼潤的話,到0度就會結冰凍傷了!
冬季美肉3要素:控水 多曬 溫差 剛上盆的肉肉,在緩根期也是一定要澆水的,不澆水根系會長的很慢,或者直接不髮根,只有澆水才能讓根系與土壤更貼合,才能更好且更快的緩根,這就是所謂的定根水!
先潮土上盆,讓肉肉有個適應期,一週後澆透,這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發黴或者爛根都是不通風或者泥炭比例太多土太溼所致!
等乾透了之後再澆溼土表,只需表面溼潤即可,幹了再澆溼,如此反覆,一個月後再澆透一次就應該差不多了!
在澆水方式方面 我個人認為從上往下澆水比浸盆要好!這樣還能把新鮮的空氣帶給根部,是根系能夠更好的呼吸,又可以把從根部釋放出來的有害物質隨著水流流出來,有鋪面的話,還能把鋪面石裡的營養帶給根系,一舉三得哦!
泥土配比: 硅藻土或者虹彩石鋪面,下面是泥炭40%+顆粒混合50%+草木灰10% 顆粒有赤玉土,鹿沼土,火山石,值金石,硅藻土,虹彩石,蛭石,飯麥石等 草木灰能促進生根,抑制病蟲害,還能充當肥料,我用下來覺得很不錯的,值得推薦!
有人說紅陶盆乾的很快,澆水太累,而且養不肥肉肉!其實我想說,只要掌握了方法,用什麼盆都是一樣的!
我家肉肉比較多,澆一次水很累人的,我又比較懶,所以我紅陶盆也是一個月只澆水一次的!有可能我家的肉肉已經適應了我的這種澆水模式,所以就算是紅陶盆,一樣養的很肥!
所以肉肉從一開始就不要讓它們形成依賴水的模式才好!如果你一開始就一週一次水的話,一下子控水一個月也是不行的,要慢慢的拉長澆水的時間,讓肉肉有個適應的過程。
就如同剛拿出去曬太陽一樣,平時不曬太陽的,一下子就拿出去暴曬,肉肉的反應直接就是給曬蔫了……凡事都要有個適應的過程的!
還有要說明的是,小苗需要的泥炭比例要多一些的,因為小苗的蓄水能力弱,老樁可以顆粒多一些,這樣保持的株型比較好!
植物的成長可以和顆粒的比例成正比,植物越大顆粒可以添加的越多!澆水也是!小苗可以不控水! 十二因為根系比較粗壯,可以用全顆粒土來養殖!
有些人認為一個月澆水一次,泥炭太乾了,不容易澆透和吸水,那是因為土裡面拌的顆粒不夠,使泥炭板結所致!顆粒的作用就是使土壤疏鬆透氣不板結,而又不積水!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得看各個地方,氣候,溫度,溼度,盆的材質和大小等等的因素!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是肉友的養殖經驗僅供參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