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這才是週期股下跌的真正原因!

今日最重磅的信息莫過於煤電工作會議要求6月10日前將煤炭價格壓至570之下,顯然這是為了夏季高溫期控制煤價漲幅,但是對於市場來說,由於引領市場上攻60線搭臺唱戲的藍籌品種就是以中石油為代表的週期類品種,顯然屬於“瞄準”煤價開了一槍,倒下的卻是A股市場,不是“槍法”好不好,是市場2月震盪以後對週期藍籌股已經基本喪失了信心。客觀的講,週一我們聊過原油屬於“國際版”的供給側改革,這邊我們的貿易談判承諾要增加原油進口,那邊伊朗就可能會受到制裁,這套路顯然是不想讓中國進口的增加值給別人分了去,其實這就是生意經而已,換句話說,國際原油價格我們說了還真不算,我們說了算的只有煤炭價格。

當然原油屬於後周期品種,往往是最後漲和最後跌的品種,10年前的2008年7月原油價格曾經高達150美元,僅僅三個月後“雷曼”時刻來臨,7年前的4月在QE2助推下,一度漲到了120美元,彼時中國已經開始全面緊縮貨幣,2014年的7月原油還高達100美元,此時的煤炭價格早已跌破500整數關口,到了16年1月原油價格僅為30美元,而此時的國內供給側改革正式提上了日程。

當前來看原油價格的上漲趨勢還非常強勁,國內依然沒有做出全面緊縮的對沖(無論2008年還是2011年油價的高點都是出現在中國緊縮貨幣後半年時間,而2014年7月原油崩盤自然離不開美聯儲的退出貨幣寬鬆政策),所以原油這條線沒有斷,但是受制於市場資金面不足,很可能市場會重點挖掘中小市值品種為主,期待17年夏季那樣鋼鐵—煤炭—稀土—化工一起飛是不現實的。當週期股陷入調整時國產替代概念就重出江湖,從軟件到硬件又是熱鬧一時,在我看來這些品種屬於“廉頗老矣”,明顯有“尚能飯否”的疑問,應該說這是一次不成功的高低位切換,在中國難就難在政策的多變性,邏輯上正確的事情,政策卻未必允許。

就短期走勢而言,今日這光腳陰線兩市合計成交4600億,典型的縮量漲放量跌,當然指數依然下跌空間不大,當前階段還是炒炒小市值次新股算了。

海風若雨蕭蕭

縱橫股海20年,最為擅長判斷大盤走勢、把握趨勢先機。對於市場和政策邏輯的解讀、板塊的把握及時、精準。操作手法簡潔,適用於普通非專業股民實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