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公路史上修建最“久”的一条公路,50年后才通车


出行艰险是这个墨脱县最大的名声,每年都有十余人翻越雪山而丧生,一般的疾病也会因缺乏医疗条件而危及生命,加之沿途频发的崩塌、水毁、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


使进入墨脱的道路成为“死亡之路”,由于这个原因,墨脱与世隔绝,成为人们想像中的世外桃源,戴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军分区已组织人员开始线位踏勘。从1975年动工至1981年停工,整个过程历时6年,历经数次灾难,粗通约100公里,耗资2538万元,施工中牺牲34人,重伤近百人。所作工程除扎木大桥及扎木至嘎隆寺段能使用外,其余路段损毁严重,无法使用。
墨脱公路建设的第二阶段是1981至1994年。1993年10月,初具公路雏形的“毛路”打通至墨脱县城,整个续建过程历时五年,总共牺牲11人。
1994年2月1日,在扎木镇举行了墨脱公路“初通”庆祝大会,但不久,由于地质灾害频发,部分路段损毁严重,全线又处于瘫痪状态,连分季节、分段通车也无法实现。
一直断断续续地修补,最终经过4年6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量最大、地震烈度最高、地质灾害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六项之最”。
客进出墨脱都非常不便,墨脱公路通车后,进出墨脱县的人数从之前的每年5千余人上涨至每年6万余人,曾经的“孤岛”变成了一座“热岛”。
2013年10月31日,全长约117公里、总投资近16亿元的墨脱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全县1.2万多人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墨脱作为最后通公路的县正式纳入全国公路交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