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兩口深山裡靠燉魚聞名,一天只做20條,有人開車百里來吃


有句話說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說的是好吃的美食,有些在犄角旮旯裡也會被吃貨找到。近日,作者就在河南鶴壁的深山裡,見到了這樣的一家農家飯館,讓作者驚奇的是,這裡的一鍋魚會吸引很多人提前預定,很多人甚至開車上百里來吃,這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這是河南鶴壁位於太行山分支山腰上的一個小村,這些年因為村子挨著淇河又背靠大山,成了很多城裡人遊玩避暑的地方。就在這樣的一個村子裡,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卻每天吸引著食客的到來。
作者走到這家店也是偶然,進山拍圖,發現此時只是週中的時候,但小山村的這家店裡卻坐滿客人有很多人吃飯,就想著應該有美食。交談中發現,這裡的特色是地鍋魚,魚需要自己挑選,現殺現燉的。老闆告訴作者,今天算運氣好還有幾條魚,往常的這個點,魚早就被預定完的。

老闆姓劉,是兩口子,做地鍋魚已經有10多年了,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在來山村開飯館前,他們在山裡的水庫旁就靠燉魚為生,生意就好的不得了。現在家門口規劃了特色小鎮,就搬回了家,繼續燉魚,不少老客戶依然會來光顧,加上週末山裡的小鎮人流量火爆,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們鐵鍋燉魚的味道,但是依舊每天20條。
山裡做魚用的土灶大鍋。老闆娘告訴作者,每天接到預定電話後,他們會提前把魚殺了直接燉上,等顧客來了直接上桌。用特製的配料把魚和豆腐一起燉,讓豆腐把魚的湯汁給吸收了,這樣做的魚又鮮又有營養。在燉魚過程中,魚湯會被魚和豆腐慢慢吸收,燉出來的豆腐也是非常美味的。出鍋後魚和豆腐單獨裝盤,魚裡有豆腐的豆香,豆腐裡有著魚的鮮味,味道讓人一亮。
老闆劉大哥告訴作者,這裡空氣環境好,地處大山,但吃飯的人沒有因為偏而減少,反而越來越多。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來這樣的環境吃魚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天來吃的人也越來越多,隨之周邊農民的收入也在提高。

在燉魚鍋旁邊,還有一鍋香噴噴的美食,作者打開鍋一看,是燉著的排骨,也是和燉魚的方法類似,都是劉大哥這些年自己改良的,用農家大鍋做出來的。作者仔細觀察發現,這家小店的菜品其實就幾種簡單的燉鍋和炒菜。但卻吸引著很多城裡人趕路來吃,可見美食的誘惑力有多大了。
農家小院前支起棚子,要上倆下酒菜配著現燉的魚和排骨,作者旁邊的幾桌人都在開懷暢飲著。不時的發出笑聲,在這樣的環境中吃飯,確實讓人心情很舒服,而劉大哥夫婦也正是看中了這裡的商機。城裡來村裡玩的人多了,而最能吸引住城裡人的正是這地道的山裡美食。
在吃主食的時候,作者看到這裡的另外一個特色的,應該很多人沒有吃過。在要米飯的時候,劉大哥會把一碗濃湯端過來,然後澆在米飯上,劉大哥告訴作者,這是他們家的特色,湯是他們用魚熬出來的,很濃,他告訴作者,這樣吃的米飯會更香更好吃,也更受歡迎。各位網友這樣的鄉村美食,你吃過嗎?

背靠大山,坐在山青水綠的山村裡吃著大鍋燉的魚和排骨,這樣的場面你感受過嗎?現在,原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嚮往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也為像劉大哥這樣的農民提供了商機。但劉大哥兩口子一直表示,自己的這鍋魚為了最好吃的那個味,會用心只做20多條魚,因為多了就忙不過來了,只做這些剛剛好。各位網友,看到這裡你嘴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