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岁女童患脑瘤四次手术后又出现面瘫,母亲哭喊:愿意以命换命


“熬不住了,最近老是晕倒,昨晚到今天白天晕倒两次,身心上的疲惫我都可以忍受,但是看着女儿受苦我却无能为力。如果可以,我真的愿意以命换命。诗琪做完第四次手术之后出现面瘫、吞咽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后遗症,当时手术出来第一眼看到她歪着嘴的脸我直接崩溃。”妈妈熊小娟悲痛欲绝地哭诉着。图为2019年10月29日小诗琪做了第四次手术之后出现面瘫。


小诗琪2018年4月出生,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太山村人,爸爸叫周雨春,小诗琪还有个12岁的哥哥。周雨春说:“2008年我和妻子熊小娟一起到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打工,攒了两年钱后把儿子接来东莞上学。2018年有了我们可爱的小女儿,给她取名叫周诗琪,取琴棋书画的意思,希望她以后可以好好读书,不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因为没有好好读书而生活艰辛。”图文周春雨在工厂打工的情形。
2019年6月初,小诗琪开始反复发烧到东莞市儿童医院住院,直到7月因在医院吐到休克,转入重病监护室抢救,做了全身CT检查确诊为脑瘤。肿瘤引发了严重脑积水,医生说要尽快手术,不然危及生命,于是小诗琪开始了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左图为小诗琪周岁照,右图为今年7月底,做了手术的小诗琪在东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情形。

7月13日诗琪做了第一次手术:脑积水手术;7月31日做了第二次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手术;9月20日因为引流管挣脱做了第三次手术;10月29日做了第四次手术:脑积水手术。“当时医生说这么小的孩子做开颅手术风险是很大的,手术前医生给我们讲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好的情况,我当时听着浑身发软就要晕过去了。”熊小娟哭着说道。图为小诗琪9月15日从ICU转出普通病房。
不幸中的万幸,病理结果显示这个肿瘤是偏良性的,但是住院4个月,经历四次手术的小诗琪出现了面瘫,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因为诗琪经历四次脑部手术,目前所出现的后遗症都是正常的,需要时间恢复。现在诗琪颅内伤口感染严重,病情反复,仍然需要长时间康复治疗。诗琪每天需要做喉咙吞咽功能治疗,四肢肌肉刺激治疗,脸部右侧面神经电针治疗,腰椎电针治疗,高压氧治疗,穴位按摩康复治疗等等,出院遥遥无期。图为2019年11月11日周诗琪在普通病房吸氧。
“小诗琪现在不能脱氧,脱了血氧饱和度偏低,不能自己进食,自己吃容易呛着。10月份拔了胃管自己吃呛着了,奶水呛到肺上了,现在呛成肺炎老是咳嗽,刚刚还咳吐了。现在孩子的脑积水不能自己吸收,需要往外排。”诗琪妈妈说道。图为2019年11月10日小诗琪在做康复治疗。

“我平均2小时就得给孩子量一次体温,体温或高或低,都要给要用热水抹身,体温低要保暖,体温高了要降温。每隔两三个小时记录孩子的尿量。每天感觉时间不够用,根本不敢睡觉,打个盹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孩子出现什么意外。”繁多的治疗令陪护的妈妈熊小娟极其疲惫不堪。图为2019年11月10日小诗琪在做康复治疗。
长期透支的身体,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熊小娟身体越来越差,频频晕倒,好几次惊动了医生护士过来检查。从小诗琪发病住院到现在,1岁多的小诗琪经历四次手术,巨额的治疗费压垮了这个外来务工的小家庭。图为小诗琪做完康复项目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说起妻子累得接二连三地晕倒,丈夫周雨春又担心又心疼,他每天都是厂里医院两点一线跑,一下班就往医院赶,替换妻子。夫妻俩一头扑在医院,家里的大儿子只能独自在家,一日三餐都是在学校吃。周雨春说:“让儿子自己一个人在家是不放心,可是没办法。好在儿子特别懂事,每次都说:爸爸你放心,我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们照顾好妹妹,等妹妹好了,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了。”图为周雨春一家四口在诗琪周岁时的全家福。

“我来东莞工作十多年,也没有存下钱,每个月都是月光族,也没买房。现在女儿病了,重庆老父母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二老年近60,我不但不能给他们养老,还让他们为女儿的医药费操心。”周雨春蹲无奈地说。截至目前诗琪治病总共花费了约40万,欠费20万,外债15万,后续长期康复治疗费大概40万,周春雨一家已经无力担负。图为转入普通病房后,爸爸周雨春守候在诗琪病床边。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999人道救助项目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010-65128041。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