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中超投资人会议上海召开,多项“新政”引“唇枪舌战”

11月25日,中国足协召集中超16家俱乐部投资人代表在上海举行联赛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意在为“史上最强新政”能科学、合理的出台而集思广益。很多此前不被外界了解的动议或诉求都摆在桌面上,对于诸如

“三级职业联赛本土球员限薪”、“超级外援身价不超2500万欧元且不限薪”、“U21本土球员税前年薪不超100万元”、“中乙每队只能注册3名30岁以上球员”等可能“落地”的新政动议内容,有与会代表提出异议甚至为此“唇枪舌战”。本次会议并没有形成任何决议,中国足协将根据昨天的俱乐部意见再进一步进行政策的细化和讨论。

随着上周中国足协临时出台《关于各职业俱乐部暂缓签署球员工作合同的通知》后,坊间传出了众多关于中国足协即将对职业联赛进行新政改革的猜测。在昨天的投资人会议上,各与会代表就新政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热议一:本土球员限薪问题

此前传言,未来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本土球员的单季顶薪标准分别为税前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但在昨天召开的会议上,中国足协给出的数字分别为1000万元人民币、600万元人民币以及300万元人民币。

有俱乐部代表对于限薪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表示应该根据各级联赛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定,而不是“一刀切”,并且在目前情况下设置顶薪,等于是强行限制流动,这不利于职业联赛的发展,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也有的俱乐部代表表示赞同,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限制球员的薪水有必要,但对于顶薪1000万元人民币的标准,是否应该更加合理地进行研究与协商。由于中甲、中乙联赛未有代表到会,因而,有关中甲、中乙联赛的限薪标准尚有待进一步与相关俱乐部投资人进行协商之后才会有倾向性意见。

对于国脚薪资可上浮20%的动议,各方也展开热议。有人也担心,规则推出鼓励本土球员力争上游,鼓励国脚积极竞争无可厚非。有俱乐部提议领得顶薪球员未经原属俱乐部同意不得自由转会,反对者认为这有悖于国际足坛现行转会制度的精神,球员作为劳动者有权自由选择合作俱乐部。

热议二:外援和归化球员问题

对于外界十分关注的入籍(归化)球员,目前的方案是未来中超俱乐部每家至多同时注册2名非华裔血统入籍球员,但每场比赛只能上场1名。具有华裔血统的入籍球员则视同为普通本土球员。所有入籍球员的薪资标准与普通本土球员看齐。普通外援政策则基本延续本赛季下半赛季调整后的政策,也就是每场比赛每队可以报名4外援,其中同时登场3外援。

资料图

据悉,未来出台的新政里有“每家中超俱乐部允许引进1名’超级外援’,其身价不得超过2500万欧元,且薪资不受限”的表述。对于“超级外援”概念,也有与会代表表达了异议。按照有关动议,未来中超俱乐部每家每个赛季外援薪资投入总额很可能不得超过1.5亿元。如果超级外援不限薪,那么其薪酬产生的费用可能会占据俱乐部外援薪资投入的绝对比重。

由于除了个别俱乐部有入籍球员外,大多数俱乐部并没有入籍球员或是有实质性举动,因而并未引起太多的争议,但对广州恒大俱乐部来说,未来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麻烦。

热议三:U21球员最高年薪问题

有关方面的本意是下个赛季用U21政策替代U23政策,但考虑到2017赛季后半程仓促推出U23政策后造成的U23球员“奇货可居”和“物价飞涨”,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效应”。因而,在今天的会议期间,中国足协也给出了U21球员的顶薪标准,即“各俱乐部U21本土球员税前年薪不超过100万元”。

有俱乐部代表认为对待U21球员薪酬应当采取更灵活方式。事实上,当今国际足坛也不乏一些U21精英球员在各俱乐部、国家队挑大梁。比如英格兰国脚斯特林早在17岁那年已经可以胜任英超主力。来自上海绿地申花俱乐部的代表对这样的规定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最典型的就是申花队目前的年轻球员朱辰杰。作为2000年出生的球员,朱辰杰在今年国家队征战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期间已经作为主力参加了4场比赛,如果一些普通非国脚球员领着数倍于朱辰杰几倍的薪酬,这样的薪资标准对于年轻尖子球员是否公平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

新政拟规定,俱乐部如有U23本土球员经中国足协推荐获得赴海外留洋机会的,可以在联赛中适当减免执行U23球员政策。另外,中乙球队每队单季最多只能报名3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球员。另据了解,有关方面曾打算把乙级联赛变成年轻队员的舞台,替代已面临生存问题的青超联赛。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25日会议上强调了联赛规则推出或调整的积极意义,强调无论规则最终如何定案,中国足协为俱乐部减负、推动青少年足球和国字号球队人才建设的方向都不会偏移。对于中国足协通过“新政”完善职业联赛、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为中国足球谋福祉的初衷,各俱乐部都持欢迎态度。

据悉,中超16家俱乐部代表还计划于12月2日在深圳就相关问题进行最后一轮碰面,并且按照足协的日程安排,《关于进一步推进联赛发展的若干意见》有望在下月正式公布。

红星新闻记者 王浩儒 何鹏楠 图据 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