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杨靖宇将军唯一儿媳:26岁才知公爹身份,不靠政府一人抚养5儿女


1928年,23岁的马尚德离开确山老家外出参加革命,到1940年化名杨靖宇的他在东北壮烈牺牲,他再也没有回到这块熟悉的土地。他走时,儿子一岁,女儿出生仅五天。他留给妻子的是临死也无法释怀的苦苦等待,留给世人的是光照千秋的浩然正气。


1942年春天,17岁的方秀云,成了马家的儿媳妇,丈夫叫马从云。这个家庭与众不同的是,除了特别贫寒外,是苦命的婆母一人支撑着这个家,方秀云老人清楚地记得,那是1951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几位调查组来到她家。调查组的同志把正在吃饭的马从云仔细打量了许久,又向方秀云和丈夫问了有关父亲的情况。后来他俩找出杨靖宇唯一的照片,调查组立即确认了他们就是杨靖宇将军的后代。
1953年冬天,方秀云随马从云到哈尔滨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他们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杨靖宇!那是装进一只玻璃瓶子中的头颅标本,,马从云夫妇跪倒在父亲的遗骸前失声痛哭。

在哈尔滨的日子里,马从云夫妇受到众多抗联老战士的欢迎。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杨靖宇的战友,现在已是高级干部了。他们都把烈士的遗孤当成自己的子女,要给马从云夫妇就地安排工作,可是马从云夫妇谢绝了。他们不要组织照顾,决心在河南故土完成前辈未尽的事业。
丈夫去世后,年仅39岁的方秀云怀着3个月的身孕,还带着最大14岁,最小只有5岁的4个孩子,生活相当艰难,但她牢记对丈夫的诺言,再苦再难也不向政府吭一声,她捡破烂,糊纸盒,缝手套……在上世纪50年代建的两间3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带着孩子一直住到1998年拆迁。
邻居多次对她说:“就凭你这身份,这么困难,找政府解决呗。”她说:“就因为我这样的身份,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比起我公爹当年的困难,眼下这点困难算什么。”目前,5个孩子全是铁路系统的普通职工,均是党员,分别在各自岗位上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现在除了小儿子马继民上班外,其他4个子女均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