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流动候鸟,奔波城乡之间,干体力活挣钱,补贴家用,真心不易


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夜幕降临时,一栋正在错峰施工的高楼上,影绰绰有几个人正在紧张忙碌,据目测这栋楼应该有数十米高,即便戴头盔系安全带,也需要超高的胆量和过人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城市建设,盖楼修路架桥,一些劳动量大,相对比较辛苦的活,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承担,他们凭自己的体力,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说实话,农民工很不容易,农忙时,他们在自己的地里种地,种下一年全家人的口粮,更是种下一年的希望,不知辛苦和疲倦,起早贪黑在地里忙耕种。
夏收好比虎口夺粮,遇上坏天气,也要抢收,否则,刮大风下大雨,麦子倒了,水泡了,一季的辛苦、投入就白费了,所以,就是晚上下小雨,只要不太潮,也要抢收。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河南北部种花生农民搭夜打花生。由于机器少,打花生的农民多,往往都是排队排到后半夜,人困机器乏,硬撑着把活干完,不影响下一天的活,早干完,就能早一天出去打工,因为年前还有许多要花钱的地方。
所以,他们往往都是上午干完农活,下午就去联系活,或者是今天把地里的活干完了,明天就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扛上行李袋,匆匆告别家人,踏上了外出务工之旅。“不管咋说,就是受苦受累,现在还能外出务工挣钱,换以前,你想挣钱都没有渠道,另外,打工顺便还能开开眼界,见见世面,还是不错的。”一位大哥说。
他们说,不出去,光守着地现在不行了,现在农村的开销也越来越大,水费电费,以及孩子上学,上补习班,处处都需要花钱,只有到外地干活才能挣些钱。正是由于农民工农闲出去、农忙时、过年过节时回来,所以,他们就成了流动的候鸟,别样的客运主力军。虽然苦中有乐,为了生活奔波的他们也真心不易,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