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我聽過最無知的優越感,是:韓國逼死了雪莉,我們卻對阿嬌寬容

1 當崔真理不再想做"雪莉"

雪莉離開了。

(本文涉及"雪莉"的圖片,都採用黑白處理,敬請理解。願逝者安息。)

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還在圍繞她展開,似乎想要探求出她告別世界時內心怎樣的荒蕪;

可這張將笑永遠的定格在25歲的面孔、卻再也不會朱唇輕啟、討要世間的溫暖了。

最近,雪莉生前參與的最後一個綜藝節目的一個鏡頭被反反覆覆提及——她在《真理商店》完結的採訪裡對著鏡頭說著「請記者多疼愛我一點吧」「請觀眾多疼愛我一點吧」

當Lonelyv第一次在新聞中看到這段話時,竟然很難相信,這是印象中,以"頹廢、出格、放飛自我"而屢屢刺激大民韓國神經的女孩兒崔雪莉。

"請求疼愛"的雪莉,配合著和善而討好的表情——這樣溫言軟語的撒嬌,倒讓我想起剛出道不久時的她,第一次跟隨組合來內地,上《快樂大本營》時的場景。

當時因為在互動遊戲環節,雪莉輸了,本該被淘汰,主持人何老師逗她說,只要你撒個嬌讓觀眾同意,就可以再玩一次遊戲。

雪莉立刻舉起拳頭,像溫順而慵懶地小貓一樣,對觀眾撒嬌,現場也一度被攻陷,於是,她又被允許玩一次遊戲。

這樣的討要,很"口袋妹妹"卻很不"崔雪莉"——畢竟,社交媒體中的她,是從不示弱和怯懦的;一貫酷、坦蕩、什麼都不在乎。

(口袋妹妹是雪莉出道時SM給她的定位,意思:讓人想裝進口袋的可愛妹妹)

這樣的討好,顯然輿論也完全沒有買單;在不少"被雪莉傷過心、失過望"的粉轉路心裡:雪莉,早已不是我們的女孩。

"長'歪"了的偶像,是要被放棄或唾棄的"——是養成系中默認的潛規則。

雪莉不是沒有反抗過。

她不再想做"雪莉"。

出道15年後,她得到了一個為自己量身打造的節目的機會——在這檔名為《真理商店》的綜藝中,她用回了自己的本名:崔真理。

一襲紅衣的她面對鏡頭靜靜袒露自己的內心,試圖放下"雪莉"的身份重新認識自己。

她也想從奪回對自己的身、心、情的操控。

無論是"改良韓服"事件,還是"no bra"事件;無論是和崔子的公開戀情,還是分手——雪莉想要擁有的,是此前20年生命中生長於身、卻不屬於自己的部分:包括嘴巴,包括肢體;包括情慾,也包括為人的自由。

可她所身處的社會,是包容不了這樣的"叛逃"的,也不理解"不再想做雪莉的真理"又是誰。

雪莉失敗了;所以,她選擇自戕。

雪莉在參加綜藝《惡評之夜》時,主持人申東燁無意中對她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不應該出生在韓國,你是很酷的好萊塢類型。"

韓國和好萊塢,前者是典型的東方文化,後者是西方文化的代表。

假如能生在另一種文化背景下,雪莉真的會好嗎?

2 "暮光女徹底跟'暮光女'決裂"

作為曾經的"暮光之城"系列的忠粉,我要承認,我是被"暮光女"小K傷過心的。

因為在《暮光之城》中飾演清純美麗的女主角人類少女"貝拉",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的90後女演員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粉絲習慣稱她為"小K"),一夜之間,站在了全球名利場的金字塔尖。

她不僅成為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粉絲數最多、商業價值不可限量的耀眼新星;

而且,五部電影合作下來,小K和飾演深情不渝的男主角吸血鬼少年"愛德華"的演員羅伯特·帕丁森,在眾望所歸之下終成眷屬。

有影評人曾說:如果那個時候有cp的話,克里斯汀和羅伯特恐怕是全球最吸睛而矚目的cp。

之所以,雪莉會讓我想到小K,是因為二者的人生軌跡,在冥冥中其實有很多令人唏噓的重疊。

其一就是,她們都是童星出道。

雪莉在9歲時就加入韓國SM娛樂有限公司,成為旗下練習生。後來,她曾說,因為自己很小開始了演藝生涯,周圍人並不會把她當作小孩,這讓她一直生活在壓力之下。

而小K則於1999年在電影《小美男魚》中短暫亮相,從此開始了征戰好萊塢的演藝事業,那一年,她同樣9歲

無論是雪莉,還是小K,由於演藝事業需要,讀書經歷也都中止在了中學。

其二,和雪莉相同,真正讓小K出圈的,同樣源自於在成年後她"情"和"身"的兩次叛逃。

同樣年少成名感到壓抑的小K,叛逆期來得也比雪莉猛烈得多,當年的她是這麼操作的:先出軌,後出櫃。

當時的新聞是這樣報道的:以《暮光之城》系列電影走紅的Kristen Stewart(小K),當時與男主角Robert Pattinson的戀情可以說是被全球影迷愛戴的浪漫戀曲。不過,沒想到這個戲裡戲外的完美結合,卻結束在斯圖爾特被爆出出軌偷吃《白雪公主與獵人》已婚導演魯伯特·山德斯的醜聞之下,讓許多影迷對Kristen Stewart感到傷心又憤怒。

被曝出軌的小K,並沒有和導演魯伯特在一起。她和羅伯特經歷了分分合合後,終於也分道揚鑣。再次出現在新聞上的她,甜蜜承認目前的自己和前助理艾莉西亞(女)正出於熱戀。

徹徹底底開始放飛自我、打破"完美女孩貝拉"的枷鎖的小K,從此倒也是懶得營造甜美感形象,而是走起了自己偏愛的叛逆中性風

"暮光之城"時期的小K,出席活動和私下生活的形象和劇中差別並不大,長髮披肩,溫婉可人。

如今的小K,酷愛煙燻妝和寸頭、紋身,竟有種難以捉摸、雌雄同體的迷人氣質。

當年一篇報道小K出軌又出軌的新聞,乾脆以《暮光女徹底跟"暮光女"決裂》為題——是的,任誰也看出:小K已執意告別"貝拉"、活出一個全新的"克里斯汀"了。

歐美圈當然也有因為對小K的不滿而脫粉的粉絲;但令人疑惑的是,她的演藝生涯似乎並未因此而式微。

2015年後,告別"暮光之城"系列的小K,似乎更獲大導演青睞。她先後參演了伍迪.艾倫的《咖啡公社》,李安的《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阿薩亞斯的《私人採購員》等。

如今的小K,不僅僅是女演員,還是導演、編劇、製片人。

小K的母親朱莉斯是一位編劇。

當她被記者詢問對女兒的公開戀情表達意見時,朱莉斯這樣回答道:"人們應該自由的去愛任何想愛的人,我接受我的女兒愛女人和男人。"

我行我素、敢火敢糊的小K,當然是足夠剛強的——說她"剛強",並不是為她在感情中的不道德洗白,但的確這樣的背叛尚且不足和殺人越貨相比之;但顯然,她以野蠻生長之姿征服了輿論。

總的來說,在"和輿論相處"這門功課裡,女明星比男明星難得多,東方女明星又比西方女明星難得多;

在輿論環境的核心價值上,西方歸根結底崇尚"自由",東方首先要確保的則是"秩序"。

Lonelyv作為曾真心實意地嗑過"暮光CP"的人,也在經歷了難以置信的傷感和憤怒後,在被西方對公眾人物開明包容的輿論環境所震撼到後,開始反思自己心中的狹隘:

是的,即使我們都愛《暮光之城》這個故事,小K卻並沒有義務做影迷心中的"貝拉"、永遠和"愛德華"廝守,這不該是屬於成年人"克里斯汀"的一生啊。

記得在很多年後,小K在一次採訪中重新談起當年的情變,她面對鏡頭,緩緩說出:我毀了這一切,但是我又重生了。

可惜,這句話,再也不會從雪莉的嘴中說出來了。

3 "韓國逼死了雪莉,我們卻對阿嬌太寬容?"

前不久,Lonelyv發了一條微頭條,是關於演員鍾欣桐(阿嬌)登上綜藝《演員請就位》的。

當時,評論區有一條留言,是這樣;看罷,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首先,請恕我直言:我們對阿嬌從不寬容;10年前是,10年後更甚。

發微頭條的本意在於,在Lonelyv心中,阿嬌始終是"豔照門"的受害者、而非譴責對象;可是在當年"道德"卻越俎代庖地懲罰了這個無辜的女孩。

所以,今天洗盡鉛華再歸來的阿嬌,是我無論如何都會欽佩和給予支持的。

但令我沒有意料到的,當時收到的相當大比例評論,竟將此作為"意淫修羅場"

這不僅讓我想到同樣做過清純少女偶像的雪莉,在被質疑"no bra"的目的時,曾表達的困惑:這是擔心我嗎?不擔心我也行的,我沒關係。但我更討厭那些視線強姦的人。"

但同時,它卻也提出另一種假設:假如,雪莉生在中國又會怎樣?

有觀點認為,"雪莉事件"並不會發生在中國。

Lonelyv實在不知此種自信從何而來:

其一,難道"沒有穿衣自由"的演員熱依扎,不是在自述患有抑鬱症後才平息了對她人身的口誅筆伐?其二,"練習生"制度,的確源自日韓,卻如今不正在被如今中國的娛樂圈大力的復刻和引進

“養成系"的殘酷性,恰恰就在於:所謂粉絲,一邊造神,一邊滅神。

愛豆是"寶貝",輿論是"親媽粉"——能生你、捧你,但也能踩你、滅你。

只要,你不是按照我理想中的樣子;只要,你有一點我肉眼可見的"長歪"。

這樣的模式下,輿論有它所偏愛的"偶像"類型,要像芭比娃娃一樣,乖巧可人,永遠乖巧可人。活生生的例子:當年的宋茜,如今的Lisa(女子演唱組合BLACKPINK成員)。

宋茜和雪莉,曾同屬女子流行演唱組合f(x),宋茜擔任隊長。

今年,也是f(x)出道的10週年;上個月,宋茜曾發文慨嘆:感恩與SM這十年的所有。

宋茜算是輿論未曾過分傷害過的女愛豆:這卻無不和她數十年始終營造著表裡如一的率真靚麗、刻苦勤奮的積極形象

相關——簡而言之,她始終不曾打破粉絲對她的"預設"和"假想"。

而抽菸的王源,則就顯然超出了輿論的耐受力;因此,他首先要做的,甚至不是接受行政處罰,卻是立即安撫粉絲情緒。

愛豆,是輿論下的粉絲買下的一個昂貴玩偶;這個玩偶,卻不能生出叫"自我"的想法。

這也使得,所謂"養成",實則就是一種"過分控制"和"集體暴力"下滋生的病態文化——細思,極恐。

想要破解,輿論無責的話,誰又有責?

正如,一方面,我們被"輿論"引導;另一方面,輿論卻在被無數個"我們"所創造。

在Lonelyv看來,既然兩者的關係如此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更為已良性互動形成良性生態提供了可能。

比如,允許更多的愛豆,

跳脫"私有財產",作品相近,生活漸遠;

再比如,允許他們可以走除了從"偶像派"到"實力派"這一條絕對沒錯的路之外,也可以有"偶像派"到"自由派"的選擇、到一個完整的人的破殼、掙扎、重生、自我的過程。

被愛誠可貴,成長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何者不可拋?

結束

雪莉生前在錄製團綜時,有一個環節是要f(x)的成員寫下自己的願望——彼時,還沒成年的她洋洋灑灑地寫了一整頁。

她寫道:要結婚、潛水、紋身和留學;要去參觀野生動物園,去草原看星星、還要去太空旅行……

這裡面,有屬於"雪莉"的部分,也有屬於"崔真理"的願望——字字句句翻譯過來,大概只有四個字

「擁有自由」

這是她短短一生中,不曾獲得的溫柔;輿論不曾給她的,終將有愧。

因為愧疚,所以反思。

不是對死亡的恐懼,令我們寬容;

而是決意做"頭腦理智而心胸廣闊地追星"的一個起點,決意為了更好的愛學會如何愛,真正讓整個社會的輿論,開始長大。

包容你同樣熱愛著的自由,或許,是對雪莉最好的緬懷。

原創不易,期盼鼓勵~
如您喜歡本文,請點擊下方的“點贊”與“收藏”,更加歡迎“轉發”和“評論”——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比心。

作者介紹:Lonelyv,擁有一顆老靈魂的95後少女。上懂情法能搬磚,下知八卦會挖溝——想用餘生,把“熱愛無休”寫成自己的slogan。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Lonelyv是龍利魚

(作者是貨真價實的在讀法律碩士哦,熱衷維權和發函,友情提醒抄襲洗稿者:請謹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