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四部門:城市供水、供熱、燃氣、電力等管線將統一管理審批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據住建部官網消息,4日,住建部、工信部等4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

將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燃氣、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等各類管線工程建設項目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施統一高效管理。推行城市道路佔用挖掘聯合審批,研究建立管線應急搶險快速審批機制,實施嚴格的施工掘路總量控制,從源頭上減少挖掘城市道路行為。

  杭州地下綜合管廊。中新網 郭其鈺 攝

  《通知》要求,各地要健全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協調機制,推進城市地下管線普查,規範城市地下管線建設和維護。

  《通知》明確規範優化管線工程審批。各地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城市地下管線工程建設審批服務流程,將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燃氣、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等各類管線工程建設項目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施統一高效管理。推行城市道路佔用挖掘聯合審批,研究建立管線應急搶險快速審批機制,實施嚴格的施工掘路總量控制,

從源頭上減少挖掘城市道路行為。嚴格落實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施工許可、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工程監理、竣工驗收以及檔案移交等規定。嚴肅查處未經審批挖掘城市道路和以管線應急搶修為由隨意挖掘城市道路的行為,逐步將未經審批或未按規定補辦批准手續的掘路行為納入管線單位和施工單位信用檔案,並對情節嚴重或社會影響較大的予以聯合懲戒。加強執法聯動和審後監管,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制度,提高執法效能。

  《通知》強化管線工程建設和維護。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維護、管理信息化相關工程建設規範和標準,提升管線建設管理水平。按標準確定管線使用年限,結合運行環境要求科學合理選擇管線材料,加強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實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確保投入使用的管線工程達到管線設計使用年限要求。加強管線建設、遷移、改造前的技術方案論證和評估,以及實施過程中的溝通協調。鼓勵有利於縮短工期、減少開挖量、降低環境影響、提高管線安全的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地下管線建設維護中的應用。加強地下管線工程覆土前質量管理,在管線鋪設和窨井砌筑前,嚴格檢查驗收溝槽和基坑,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後方可進行後續施工;在管線工程覆土前,對管線高程和管位是否符合規劃和設計要求進行檢查,並及時報送相關資料記錄,更新管線信息。管線單位要加強對管線的日常巡查和維護,定期進行檢測維修,對管線運行狀況進行監控預警,使管線始終處於安全受控狀態。

  《通知》推動管線建設管理方式創新。各地有關部門要把集約、共享、安全等理念貫穿於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全過程,創新建設管理方式,推動地下管線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老舊管網和架空線入地改造,消除管線事故隱患,提升服務效率和運行保障能力,推進地上地下集約建設。有序推進綜合管廊系統建設,結合城市發展階段和城市建設實際需要,科學編制綜合管廊建設規劃,合理佈局幹線、支線和纜線管廊有機銜接的管廊系統,因地制宜確定管廊斷面類型、建設規模和建設時序,統籌各類管線敷設。中小城市和老城區要重點加強佈局緊湊、經濟合理的纜線管廊建設。鼓勵應用物聯網、雲計算、5G網絡、大數據等技術,積極推進地下管線系統智能化改造,為工程規劃、建設施工、運營維護、應急防災、公共服務提供基礎支撐,構建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地下管線管理平臺。

  《通知》強調,各地有關部門要系統總結近年來在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和綜合管廊建設方面的經驗,從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科學治理等方面統籌發力,統籌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大力推進“馬路拉鍊”治理,建立健全佔道挖掘審批和計劃管理、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等相關配套政策

,強化監督引導,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