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刘备曹操孙权只是“傀儡”,他们被一群幕后玩家操控

/

三国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刘备曹操孙权三个大男人召集了大票队友,玩攻城略地的游戏。

某种程度上讲,刘备曹操孙权都只不过是这场游戏的执行者。他们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哭,特定环境下该做什么动作都被一群幕后玩家操控得行云流水。

魏蜀吴三大boss及其干将被他们紧紧玩弄于鼓掌之间,用的道具却十分简单——一面白色幕布、一张长条桌、一束昏黄的灯光,外加几片早已失去水分的皮囊。

在极其简陋的场景里,上演最激烈的三国杀。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在线下依然能以大IP形态出现,除了要感谢CCTV和MTV,还要感谢这一群幕后玩家——皮影艺人。

四川北部的一群皮影艺人最擅长表演的节目之一就是《三国》。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赤手空拳指挥着千军万马的走向,仅凭三根竹竿就能传递出“浪花淘尽英雄”的复杂情绪。

王彪和他的川北皮影

53岁的王彪就是其中的一位皮影艺人。他是四川阆中“王皮影”的第七代传承人,皮影戏在这个家族已经传承了350年。王彪的爷爷王文坤是第一位在维也纳大厅表演皮影的中国农民艺人,曾受到奥地利总统的接见。

“噔、噔、噔……”王彪的童年是在皮影戏鼓点声中度过的。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跟随爷爷王文坤到四川北部巡演,给剧团打下手。

那个时候,王彪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学好这门手艺“混口饭吃”。他的入门起点便是敲锣鼓。锣鼓调调的种类就有上千种,而且都配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像“凤点头”“燕散翅”“燕拍翅”“水斗”……不同的锣鼓声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为了造势,有的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

从敲锣打鼓,到唱川剧,再到演皮影戏、雕皮影……只要是和皮影有关的,王彪后来都会。皮影戏的灵魂在皮影人儿,四川的皮影是用牛皮做的,首选4至6岁的黄牛皮,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牛皮最富弹性。

等手艺练得炉火纯青了,王彪仍没有实现“混口饭吃”的愿望。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蹭蹭地往上涨,电视机、收音机开始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古老的皮影戏不仅失去了年轻的观众,还要和电视机、DVD、电影院等争夺剩下的老年市场。

随着皮影表演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了孩子的王彪,生活压力骤升,于是他选择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开始进城打工。然而在进城打工的12年里,王彪心里始终放不下对皮影的眷恋,最终,他下定决心,重操旧业,在成都的一个茶馆里举办了“王皮影”首演。正是那次复出,让这门隐居多年的老手艺重新回到了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中。

有了影迷打鸡血,2004年王彪回老家阆中创办了“川北王皮影艺术团”。

“王皮影”家族的皮影历史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王彪的爷爷将川北的传统土皮影、渭南皮影融入了四川特色;接着将皮影人物从30厘米增高到60厘米,把操纵皮影人物的弯曲竹棍拉直。

世界上最大皮影,身高385厘米

与爷爷主要颠覆制作皮影技艺不同,王彪改造的是皮影戏的内容。皮影艺人从前唱的大多都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故事,人物造型的模式相对统一——脸谱造型比较偏向夸张的舞台风格。而现在的川北皮影,给手艺人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皮影迪斯科”就是王彪的原创作品。当动感的背景音乐响起,原本一脸正经的文官武将们开始尬舞,跟着幕后玩家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要跳就要跳得最痛快,最后还要来一个回眸作为ending pose。

皮影迪斯科

皮影戏表演的时候,最不能缺席的就是灯光。以前用的油灯,由于空气的流动,画面老是显得飘忽不定。电灯的发明让这种戏剧更好看了,艺人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四个250瓦的灯泡将实现最佳效果。

作为“幕后玩家”,川北王皮影心里始终不甘心,于是他开始在央视的动漫频道、大众生活频道等平台上演不同题材的皮影戏,在男女老少中刮起一股12级扁平风。

王彪正接受大众生活频道《醉美乡音》栏目组采访

早在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中,看皮影戏意味着观众的品味高雅。300多年过去,法国戏剧导演吉贝尔·蔡和“川北王皮影”合作了一部皮影舞台剧《遗失的影子》,在巴黎一口气刷了200多场。与传统皮影戏的表演不同,这部舞剧是将皮影表演提前录制好,再投放在大荧幕上,这让原本只适合二三十人观看的皮影戏,闯进了容纳上千人的大剧院。

没有特效、演员全靠抠图,启发了电影制作的皮影戏贴近的绝不只是白色的幕布。这种“影”响力的回归,激荡着的是人们原始内心对传统视听的惦念。

四川非遗关联阅读

版权声明:四川外联号为公益性质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源于网络,相应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在微信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沟通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