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杭州:用好“云服务”助力“双线作战”

“疫情正在防控,生活还得继续,考虑一下,杭州是个不错的选择。”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表示。“杭向未来”高层次人才云聘会日前在杭州启动,杭州市委组织部的组工干部们踏上“云”端,投身“云服务”。

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吉利等知名企业和浙江大学、中国美院、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高校院所纷纷亮出招贤书。1300余家名企名校名院参与线上招聘,推出的2.8万余个岗位,仅一天时间杭州“云”引才的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突破1亿次,吸引近20万人浏览,近3万名人才投简历。

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组织部门如何解好这道考题?杭州市、区(县、市)两级组工干部下沉一线做好“走亲连心三服务”,全面掌握基层困难,及时回应群众诉求,顺势而为,准确把握“时度效”,系统谋划打出一系列“组合拳”。通过持续开展云关爱、云对接、云办事、云引才等系列组工“云服务”,助力城市科学有序“动起来”。

“感谢组织上对我母亲的关心帮助,有了这个‘云系统’,我更放心了。”杭州援鄂医疗队员郭利琴与萧山区委组织部视频连线时说。2月25日,通过视频连线得知母亲身体不适,她马上登陆“关爱医务云系统”,发布了自己的诉求。第二天一大早“一对一”帮扶组就安排专家给她母亲进行了远程会诊,还专程驱车两个多小时上门看望老人。

由杭州市委组织部和市卫健委、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共同研发的“关爱医务云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通过领导包院、组团帮扶,已为318名杭州援鄂医疗队员建立一人一档,及时反馈诉求办理结果137条。

“平台帮我们解决了开工的燃眉之急啊!”浙江火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慧君最近试着登陆拱墅区委组织部开设的“防疫物资供需平台”,没想到通过平台对接供货企业,第二天就拿到了急需的防疫物资。该平台开通不到一周,已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额温枪10把、口罩一万余个。

江干区委人才办设立的防疫物资“中转池”采取“云端申请,线下配送”服务人才企业,通过审批的人才企业在开工当天就能收到“店小二”配送的防疫物资“复工套餐”。

在滨江区,面对基层防控工作中人力排布、工作运转中存在的风险点,区委组织部3名懂信息技术的组工干部组成信息化专班,连夜组织开发“e起战疫”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覆盖139个小区18.6万余名居民、618家企业2.8万余名员工。

“自从有了云服务,现在申请补助,足不出户就能搞定。”位于富阳区的杭州优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表示。该区推出“温情服务十条”,通过“云办理”帮助全区近3000名人才专家办好就业相关事项,用“不见面”服务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上城区组织、人社等部门运用云经办的网络资源,推行电话办、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延期办等“五办”模式,还开通专线引导群众登陆“浙江服务网”“浙里办”“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各类云经办平台办理相关业务。自2月3日以来,网上申办量8200余件。

当前,“杭向未来”云聘会上推出的空中双选、空中宣讲、空中面试有序运转,“云享会”“人才e卡(码)通”等人才服务创新手段不断推出。余杭区“防疫惠企28条”“引才十条”操作指南发出后,区委组织部立即组织开展“云培训”,向全区1380名驻企服务员和3000多家企业及重点项目传递惠企优才政策,以最快速度抓好引才政策兑现、落地。西湖区组织部门除了开设西湖人才“云课堂”,还推出“云上西湖”项目路演活动,线上观摩人数超50万,推动人才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远程交流对接,持续推进“云”端聚才。

(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通讯员 程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