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专题」求实作风是保障!全面两孩政策在河北丰宁开花结果!

近年来,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河北省丰宁县卫生计生局迅速做出工作重心调整,将提升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结构作为工作重点,着重做好对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发力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一、抓基础、抓重点,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抓好政策的组织实施。

丰宁县卫生计生局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形成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加强信息互通,实现户籍、婚姻、卫生计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信息共享。出台了县级《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将“全面两孩”政策宣传纳入全年卫生计生工作重点,多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政策,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健康有序地安排生育。

2、抓好政策的有序衔接。

该县对政策调整前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对政策调整后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不再纳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待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范围,保证了政策的平稳过渡,让广大群众生活安心、工作放心。

3、抓好政策的配套落实。

(1)建立健全女性生育保障、产假及再就业政策体系,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2017年12月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执行“婚育假”245人,落实239人,有6人因所在企业经营不善未能执行“婚育假”。

(2)保障女性就业、休假等权益,支持女性育后重返工作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夫妻自主安排生育。

二、强投入、强服务,保障“全面两孩”政策落地生根

1、加强妇幼健康基础建设。

该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妇女儿童就医环境和条件。2017年10月,县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开工建设,项目占地40.2亩,总投资5600万元(县申请中央预算资金1200万元),预计2018年年内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改善了现妇幼保健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积不足,交通不便等不利条件。

检验人员在为孕产妇做血液生化检测。

2、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

在县医院、中医院重点打造学科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医务工作者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妇产科、儿科医技水平,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启动“中医药强县”妇幼儿童保健工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3、加强妇幼计生卫生和优生优育服务建设。

(1)婚前检查“一站式”办公筑好出生缺陷防御第一关。

县妇幼保健院选派专业人员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实地办公,动员登记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适时发放叶酸,做好神经管缺陷的预防。2017年全县婚前医学检查率达65.12%(应检1826对,已检1189对)。共计为目标人群发放叶酸16100瓶。乡镇计生专干与妇幼医生联合,开展教育、咨询、检查、干预等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新生儿感染率。2017年全县共为1804对计划怀孕夫妇进行免费检查,完成全年任务数90%。评估筛查高风险人群103人,全部进行了优生指导。

(2)产前服务“多点式”检查筑好出生缺陷防御第二关。实施孕产妇“购买”服务,免费进行五次产前检查,每个孕妇免除产检费用达790元。2017年共计为2900余名孕产妇提供了免费服务,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作为全县首家产前筛查机构,妇幼保健院购进唐氏筛查设备,保证了全县孕妇在孕28周前能够至少接受一次产前筛查。

医务人员为孕妇做产前筛查。

2017年全县产前筛查1947人,其中高风险44人。重点做好“艾梅乙”检测。加强监管,丰宁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均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的人群免费提供取环等服务,杜绝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

三、重根本、重长远,保障“全面两孩”政策厚植大地

1、全心加大缺陷儿童治疗干预。在初级保健基金会支持下扩大病种筛查,2017年全县新筛率98.62%,听力筛查率99.23%。县卫生计生局和县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开展残障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保障残障儿童免费在县中医院康复中心及时康复训练。北京红十字会为丰宁残障儿童免费进行手术康复训练。

2、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和留守人群,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2017年度丰宁县流入人口1636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10人,总计发放明白卡1500余张,使每位到丰宁县的外来人员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

3、全力提升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普及义务教育。2017年第六小学、第四幼儿园投入使用,继续抓好县城第七小学、第八小学和幼儿园规划建设,逐步解决择校热和大班问题。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顺达集团承诺分十年注资5200万元,当年注资700万,以后每年注资500万,鼓励优秀教师和资助贫困学生,满足新增人口教育服务需求。

供稿:河北省丰宁县卫生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