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不是誰的聲音大誰就有理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一定能明辨是非,審時度勢,說話做事都講究一個“理”字,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責任,更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大聲指責別人。

正如海明威說的那樣:“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說話一時爽,就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可是在你說出口前,是否需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

畢竟,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收都收不回來,連後悔的餘地都沒有。

蔡康永說過這樣一段話:

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 , 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 , 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 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小夥子上車的時候身上背了一個工具包,不是特別乾淨。

地鐵上人比較多,轉身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一個姑娘的裙子,裙子黑了一塊,他連連道歉,說自己不是故意的。

那個姑娘明顯不買賬,瞬間拉下臉來,用手指著他:

“你看看你,人長得醜就算了,還那麼髒,不好好在家待著出來幹嘛!這可是我新買的裙子,才穿了一次就被你弄成這樣。好幾千塊錢呢,你賠得起嗎你?”


姑娘的聲音很大,整個車廂的人都看了過來,更有好事的乘客從其他車廂走了過來。


小夥子看著人越來越多,滿臉通紅,頭也更低了,帶著哭腔,“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真的很抱歉,要不你先用紙擦一下吧。”說著就把紙遞了過去。

那個姑娘手一甩就把紙拍到了地上,“誰要你的紙,指不定從哪來的,誰知道乾不乾淨啊。看你這窮酸樣,就知道你賠不起,算我今天倒黴。”

直到下車前,小夥子還在不停地道歉。而那個姑娘呢,打著電話肆無忌憚地跟朋友吐槽,時不時地還發出幾聲嘲笑,好像自己特別的高高在上。

卻不知,她這副嘴臉,在別人的眼裡有多麼的可怕。仗著自己是受害者,就如此得理不饒人。

其實,在她破口大罵的那一刻,所有的理都已經煙消雲散。

把一個誠心道歉的人奚落的無地自容,這樣的人,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高尚,又談何教養?